嫦 娥
李商隱①
云母屏風燭影深②,長河漸落曉星沉③。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④。【注釋】
①李商隱:見《錦瑟》。
②云母屏風:嵌著云母石的屏風。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
③“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
④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闊狹浩瀚,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詩本事】
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恒又作姮,漢時因避漢文帝劉恒諱,改“嫦”。前人于此詩有自傷不遇、懷人、悼亡、諷女冠等諸說。
【賞評】
夜已深沉,嫦娥卻獨與燭影和屏風相伴。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她應該后悔偷吃不死之藥,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歌意境的背后是詩人對生命深入的思索: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xiàn)實的人應該選擇什么?作者顯然并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xiàn)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像人間兒女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zhí)著更有意義。
這首詩的藝術(shù)技巧也很成熟。全詩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語言,而是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fā)人們?nèi)ニ伎肌?/p>
【詩評選輯】
①清·屈復《玉谿生詩意》卷七:嫦娥指所思之人也,作真指嫦娥,癡人說夢。
②清·宋顧樂《萬首唐人絕句選評》: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筆舌之妙,自不可及。
③當代·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悼亡說最不可通。……而自傷、懷人與女冠三說,雖似不相涉,實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實已暗透作者自身處境與心境。嫦娥竊藥奔月,遠離塵囂,高居瓊樓玉宇,雖極高潔清靜,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難排遣;此與女冠之學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與詩人之蔑棄庸俗,向往高潔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極相似,連類而及,原頗自然。故嫦娥、女冠、詩人,實三位而一體,境類而心通。
上一篇:《天上謠》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宿云門寺閣》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