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沁園春 帶湖新居將成》
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②甚云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③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④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⑤東岡更葺茅齋,好都把、軒窗臨水開。⑥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林,莫礙觀梅。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⑦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⑧
【注釋】 ①帶湖:在信州府(今江西上饒市)城北靈山下。作者在此地造了一幢別墅,題名“稼軒”并以為自己的號。②三徑:漢代蔣詡隱居時在門前開“三徑”,后人因作為隱居園圃的代稱。鶴怨猿驚:語出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這里用以描述帶湖別墅等待主人快來居住。③甚:為什么。云山:指隱居之地。衣冠:指做官。抵死:執迷不悟。塵埃:指污濁官場。④莼羹鱸膾:見前《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注④。⑤“看驚弦”句:見前《木蘭花慢·滁州送范悴》注⑥ ⑥葺(qi氣):用茅草蓋房子。“軒窗臨水開”句,化用北宋呂夷簡《天花寺》詩:“賀家湖上天花寺,一一軒窗向水開。”⑦“秋菊”二句:自表高潔,語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及《九歌》:“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⑧沉吟:遲疑不決。此意:指隱居的念頭。
【譯文】 隱居的別墅剛剛蓋成,園圃中的猿猴和白鶴就大驚小怪,埋怨我這稼軒居士為何遲遲沒有到來。我平生重視意氣,與世不合,以隱居云山作為最好的安排;為何這些年來卻奔波于污濁的官場,惹得人家笑我執迷癡呆?既然厭倦做官就該歸去,要圖清閑貴在早早下臺,難道我是單為了那美味的莼羹鱸膾?!你不見:在那秋天的江面上,聽到了弓弦響,鴻雁趕快逃避;看見惡浪涌,航船急忙躲開!
東邊的山岡上再蓋一所茅頂書齋,我要把大小窗戶全都臨水而開。為了方便我的小船釣魚,要在湖邊先種上柳樹一排;再插上疏朗的籬笆保護竹林,免得觀賞梅花時視線被阻礙。秋菊可以用來進餐,春蘭可以用來佩帶,這兩種高潔的花兒留著等我親手來栽。我再三考慮自己的留任或隱退,心中還是久久猶豫徘徊:恐怕皇帝仍然不準我退休,讓我如此安居世外。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功名一雞肋,人世九羊腸,張翰莼鱸,有托而逃。稼軒識得。鄭域養魚求蟻亦經綸,稼軒種柳觀梅皆事業。”(《古今詞統》卷十五)
清·黃蘇:“稼軒忠義之氣,當高宗初南渡,由山東間道奔行在,竭蹶間關,力圖恢復,豈是安于退閑者!自秦檜柄用,而正人氣沮矣。所謂‘驚弦’、‘駭浪’,迫于不得已而思退,心亦苦矣。末又云:‘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退不能退,何以為情哉!”(《蓼園詞選》)
清·陳廷焯:“起筆高絕,灑落如此,真名士也。抑揚頓挫,跌宕生姿,字字幽雅,不減陶令。款款深深,一往不盡。”(《云韶集》卷五)又:“急流勇退之情,以溫婉之筆出之,姿態愈饒。”(《詞則》)
【總案】 此詞為辛棄疾在江西上饒營建的“稼軒”新居將成時所作。時當淳熙八年(1181),作者尚在江西安撫使任上。他自從擔任方面之任以來,雖官職提高、稍覺可以有所作為,但由于他敢于任責和力主備戰抗金,所以迭遭朝野主和勢力和地方宗派主義士大夫們誣陷與打擊,處境岌岌可危。他預感到罷官投閑的命運即將降臨,于是滋生了消極退隱、獨善其身的念頭。作為事先的準備,他在上饒帶湖買地造屋,廣植花木,題名“稼軒”,以示棄官為農之志。然而新居將成之時,他又猶豫徘徊,不大愿意輕易放棄手握權力為國家效勞的官宦地位。此詞就是這種進退兩難的矛盾心理的真實再現。詞的上片極言塵世污濁、官場險惡,大談激流勇退早尋歸路的道理。下片大半篇幅又進一步津津樂道新居環境如何安排布置。作者有意讓人相信他真個要甘心退隱了。結末三句“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突作反映,才公開了他矛盾痛苦的心里話。這樣寫,抒情極為有力,使人對作者“退不能退,何以為情”的苦衷有了極為深刻鮮明的印象。
上一篇:辛棄疾《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