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載
塢里秋田?稏平,田分澗水逐人行。
一行白鷺干于雪,落向松梢正晚晴。
這首詩是詩人乾隆十二年(1747)游安徽時所作。梅心驛是安徽舒城的一個驛站。
詩的前二句寫塢里秋田的景象。“塢里秋田?稏平,田分澗水逐人行。”詩人行走在梅心驛附近的南山之中,見一片四圍高中間低亞的小山塢,山澗在山塢中間靜靜地流過;澗水的兩邊,晚稻正長得禾苗茁壯,稻叢茂密。此時秋高氣爽,秋風(fēng)習(xí)習(xí);由于是四圍高而中間低凹,又由于“秋風(fēng)晚稻齊”,或正在抽穗揚花季節(jié),尚未黃熟,所以只見“?稏平”,這樣一派和平寧靜、生機勃發(fā)的景象,引得游人不能不沿著澗水向稻田的深處走去,充分地表達(dá)了詩人熱愛自然贊美自然的心情。“?稏”,水稻品種名,這里是形容禾苗茂密的意思,“平”字極尋常,詩人用在此,看似不經(jīng)意,實是再三煉字而為之,恰到好處。
詩的后二句,寫的又一樣景象。前景是低頭所見,此景是抬頭所見。詩人舒心展目,看遠(yuǎn)處一行白鷺,展翅群飛,潔白如雪,在秋天的晚霞映照下,飛落在松樹上面。此處表現(xiàn)的是詩人的心境:悠閑、恬淡,滿足于生活,與世無爭。前后二聯(lián),交相輝映。和平寧靜的田園牧歌式的秋景,襯托出詩人悠閑、恬淡的生活情趣;潔白如雪的群飛的白鷺,顯示著詩人對純凈的高尚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同樣表現(xiàn)了錢載詩歌的獨特風(fēng)格,以澀硬為宗,以俚拙取神。技巧上有獨到之處,但畢竟是道學(xué)氣過重,現(xiàn)實意義極少。《晚晴簃詩話》評錢載的詩:“籜石論詩,取經(jīng)江西,去其粗豪,而出之以奧折。用意必深微,用筆必拗折,用字必古艷,力追險澀,絕去筆墨畦徑。”自是的評。
上一篇:朱瑄《祖龍引》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翁格《暮春》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