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八聲甘州》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①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②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③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④落托封侯事,歲晚田間。⑤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往南山?。⑥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⑦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⑧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注釋】 ①《李廣傳》:《史記》有《李將軍列傳》,《漢書》有《李廣傳》。李廣(?—前119),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東)人。善騎射。文帝十四年(前166)從軍擊匈奴,以戰功為郎、騎常侍。景帝、武帝時,歷任北方諸邊郡太守。前后與匈奴大小七十馀戰,英名遠播,匈奴稱其為“飛將軍”。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中途迷路,未能如期到達集結地,當受軍法處分,他不愿受辱,遂自剄死。寐:入睡。因念:于是想起。晁楚老、楊民瞻:皆作者友人,生平不詳。②長亭:古代道路上每隔一定距離便建有長亭、短亭,供行人歇息。解雕鞍:卸下華貴的馬鞍。謂駐馬止宿。③灞 (ba爸)陵:即“霸陵”,漢文帝劉恒的陵墓,在今西安東。尉:軍官。此指灞陵警衛軍士的頭目。桃李無言:《史記》、《漢書》本傳贊語謂李廣雖不善言辭,但忠實誠信,頗為士大夫所愛重,正如諺語所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按傳載李廣罷將軍職為庶人時,嘗夜出飲酒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醺醺地呵止李廣,不許通行。李廣的隨從說:“(這是)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廣只好止宿亭下。以上五句即紀其事。④“射虎”二句:傳載李廣嘗出獵,見草中石,誤以為虎,引弓射之,箭鏃竟嵌入石中。⑤落托:冷落、失意。按傳載李廣嘗謂人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常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不在人后),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又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李廣出雁門擊匈奴,兵敗被擒,后奪馬逃回,依法當斬,贖為庶人,此后家居數年。以下二句紀此。⑥桑麻:棉花未推廣前,古人植桑種麻,以蠶絲、麻纖維為紡織的主要原料。杜曲: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少陵原東南端,本屬西周杜伯領地,唐貴族杜氏世居于此,故名。短衣:戎衣。其裾較士人所服長衫為短,便于騎馬格斗。南山:終南山,在今西安南。傳載李廣廢為庶人時曾射獵于此山中。⑦殘年:晚年、馀生。按以上五句語本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⑧開邊:開拓疆域。功名萬里:《后漢書·班超傳》載相面者謂超“當封侯萬里之外”。后果然以勇武立功西域,封定遠侯。“功名萬里”蓋指此類。甚:為什么。健者:勇武剛毅之人。
【譯文】 罷官后的李將軍喝完酒夜間把家還,半道上不得不在灞陵亭卸下馬鞍。可恨那醉醺醺的警衛軍官,倉促間不認識這忠厚寡言的英雄漢。想當初他也曾單人獨騎射虎深山,弓弦響處令人驚悸,中箭的虎形巨石應聲裂斷;誰料想竟官場失意封侯無望,老來失意,閑居在草野之間。
后世有誰要歸隱田園,戎衣匹馬追隨李廣,移居南山?請看咱風流慷慨,說說笑笑度晚年。想不到漢天子拓土開邊,萬里外立功名是大好機緣,如這般叱咤風云的年代,李將軍那樣的壯士也會賦閑! (讀史書到這里我掩卷浩嘆,)紗窗外斜風細雨送來一陣輕寒。
【總案】 此詞圍繞西漢名將李廣一生的坎坷遭遇組織文字,上片剪裁史傳,下片隱括杜詩,兼史家傳神之筆、詩家曳韻之文而有之。“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一問,味尤深長,背面的文章是:本朝懦弱,唯知保守南國半壁江山,不思北伐以恢復中原,如此則英雄之無地用武,固其宜矣!末尾“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二句,意境與蘇軾《和劉道原詠史》詩“獨掩陳編吊興廢,窗前山雨夜浪浪”云云相似,以景結情,悠然神遠,亦有悲歌已歇而馀音繞梁之妙。
上一篇:柳永《傾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史達祖《八歸》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