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鶴年
拔翠五云中①,擎天不計功。
誰能凌絕頂②,看取日升東。
【注釋】
①五云:五色之瑞云。②凌絕頂:唐杜甫《望岳》詩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句。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海巢集》、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二七。本詩亦被明人誤入《全唐詩》中,作戴叔倫詩,陳邦彥亦承其誤,參見《畫蟬》“評說”。
天柱山,在今安徽潛山縣西北,為皖山最高峰。這幅《天柱山圖》,不知出自哪位畫家之手,詩人沒有交代,我們也無法知道。這是一首借贊天柱山來頌功臣之美德、胸襟和氣概的五絕題畫詩。此處的天柱山乃畫圖中山,但因畫家筆法超妙,技藝精湛,畫中之山氣勢雄偉,宛在目前,故詩人以畫作真,一抒心中之情。詩的前兩句“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計功”,言天柱山超拔群山,山峰直插云霄,似一根巨大的柱子支撐著整個天空,無愧其“天柱”一名。雖如此,天柱山卻始終無言靜立,不因自己功大而自矜。這種功大而不計的謙遜美德正是歷史上許多對國家、對人民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功臣們所具有的優秀品質,也是令畫家及詩人傾慕的一種品質。“誰能凌絕頂,看取日升東”二句用杜甫《望岳》“何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之意,不僅寫出了天柱山的雄偉高大,氣勢非凡,也體現了那些功臣們非一般人所能及的寬闊胸襟。正因為有如此的胸襟、氣度,他們才能面對擎天之功而不計,才能獲得后人的稱頌和敬仰。從這首五絕小詩中,可以體會出詩人對能建大功、立大業而又謙遜不驕矜之人的敬佩之情。
上一篇:《題夏圭孤舟風雨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天香深處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