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麥垅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春末夏初的季節,詩人漫步郊野,這時麥苗已經發棵,一陣風來,一垅垅麥苗,泛起一層層的翠浪。蝌蚪已經成了青蛙,在草根肥水邊盡情聒噪,使人聽了厭煩。另外一邊一雙蝴蝶伏在草花上,就像人盡情暢飲以至爛醉似的。就是這樣的景物,觸動詩人的心懷,寫成上面的一首小詩。
第一句寫的是大處遠處,是眼中所見,第二句是近處耳中所聞。一個“噪”字似有深意,因為蛙聲孔稚珪曾把它當成鼓吹,是欣賞,如果詩人也欣賞蛙聲,他可以用“鼓”或“聽”,用個“噪”字流露出對新蛙的厭惡。我們不妨這樣理解,塵世中總有那么一批人蠅營狗茍,一旦成為新貴,就富貴驕人,洋洋自得,這和肥水新蛙有何區別?作者厭惡新蛙鳴噪也許正是這個原因。
“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蝴蝶而能“爛醉”,這是擬人手法。作者對蝴蝶為什么羨慕?《莊子·齊物論》講了莊周夢為蝴蝶的事,蝴蝶在文學作品中變成美好的事物。或者羨慕它們翩翩起舞,來去自由;或者欣賞它們雙宿雙飛,情意綿綿。作者在這兒包括這兩層意思。“雙蝴蝶”行止有伴,而又“無事”可以“爛醉東風野草花”,羨慕蝴蝶的自由無事,也就暗示人之困躓。蝴蝶不但來去無礙,而且可以在“東風野草花”中盡情享受,像酒徒可以日日爛醉,世人迫于生計,怎么能有這種境界,看到這雙蝴蝶,怎不令人羨殺?
一首小詩,兩種動物,一厭一羨,愛憎分明,引人遐想,又能含而不露,值得玩味,不能只當一般寫景詩看。
上一篇:羅與之《山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周密《夜歸》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