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詩(八首)》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雄關虎踞
秦山洪水一關橫①,雄視中天障帝京②。
但得一夫當險隘,丸泥莫漫覷嚴城③。
[注釋]
①洪水: 黃河。此句說,在秦嶺和黃河之間橫置著潼關。
②中天:天空之中。障:屏障在此名詞作動詞用,當成了屏障、守護講。帝京:指西都長安。
③丸泥:東漢隗囂的部將王元曾對隗囂說:“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指請求封關的王元。漫:輕率,隨便。覷: 看,窺伺。嚴城: 指險要的潼關。
【題解】
此組詩選自《潼關衛志》,此詩為八首中的第一首。雄關虎踞: 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雄關虎踞》題解。
【簡析】
這首詩吟詠潼關“雄關虎踞” 景致。主要描寫了潼關險要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作用和潼關的雄險。
黃河春漲
岸夾桃花映綠楊①,洪濤滾滾帶巖疆。
滔天不復嗟昏墊②,明德波流禹祀長③。
【題解】
此詩為八首中的第二首。黃河春漲: 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黃河春漲》題解。
【簡析】
這首詩吟詠潼關“黃河春漲” 景致。前兩句點名黃河春漲的時間,描繪出春季黃河洪濤滾滾的氣勢,后兩句贊揚大禹治水的功勞。
[注釋]
①岸夾:即夾岸,指兩岸。
②嗟:嘆息。昏墊: 指不明智的墊土治水的辦法。《山海經·海內經》云:“洪水滔天,鯀(大禹的父親)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尚書》曰:“禹曰:“洪水滔天,下民昏墊。’”孔安國注曰:“言下民昏瞀墊溺,皆困水災也。”
③明德:指大禹鑿山疏流以治洪水的明智方法和業績。
秦嶺云屏
屏峙青山翠色新①,晴嵐一帶橫斜曛②。
尋幽遠出潼川上③,幾處煙村鎖白云④。
【題解】
此詩為八首中的第三首。秦嶺云屏: 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秦嶺云屏》題解。
【簡析】
這首詩吟詠潼關“秦嶺云屏” 景致,描寫集中,色彩鮮明,清新淡遠,活現了雨后初晴時秦嶺的美景。如屏的秦嶺翠色如洗,陽光下彩云如帶,纏繞山腰,山腳下的幾處村落炊煙裊裊,云絮繚繞,滿目清秀可愛的景象。意境高遠悠閑,令人向往。
[注釋]
①屏:屏風。峙:直立,樹立。
②晴嵐:放晴后山里的云霧。一帶: 如同一條帶子。斜曛:斜照的日光。
③尋幽: 尋覓幽雅的地方或境界,即探賞幽雅的美景。潼川:潼河流經的川道,在潼關城南。潼川上: 即潼關南塬上。
④鎖:指繚繞。
風陵曉渡
洪波一片接天明①,幾葉扁舟渡曉晴②。
秦晉漫云南北限③,此陵自古達潼城④。
【題解】
此詩為八首中的第四首。風陵曉渡: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風陵曉渡》題解。
【簡析】
這首詩吟詠潼關“風陵曉渡”景致,突出了潼關黃河渡口清晨船只爭渡的情景,并強調自古以來黃河風陵渡就是陜西與山西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
[注釋]
①洪波:指巨大的黃河波濤。
②曉晴:清晨。
③秦晉:秦為陜西的簡稱,晉為山西的簡稱。漫云:都在說的意思。
④陵:指風陵。潼城:潼關城。
譙樓晚照
危樓聳起連云岡①,一片紅光映夕陽。
影射歸鴉催戍鼓②,河山四望色蒼蒼③。
【題解】
此詩為八首中的第五首。譙樓晚照: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譙樓晚照》題解
[注釋]
①危樓:高樓,指潼關城的譙樓——西城門樓。
②影射:捉弄。此指因夕陽泛紅,捉弄歸鴉翩翩而飛。戍鼓:譙樓上置有戍鼓,日暮時當擊鼓報時,以示禁行。
③四望:向四方張望。蒼蒼:深青色。。
【簡析】
這首詩吟詠潼關 “譙樓晚照” 景致,描寫潼關譙樓的高大和登樓所見的壯麗景色。詩歌注意從視覺和聽覺進行描寫,又注意了畫面的色彩渲染。
道觀神鐘
神物何年種異靈①,云臺敲落曉來星②。
聲飛三省驚殘夢③,千古關河壯帝榮④。
【題解】
此詩為八首的第六首。道觀神鐘: 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道觀神鐘》題解。
【簡析】
這首詩吟詠潼關 “道觀神鐘” 景致,主要描寫了道觀神鐘神奇悠揚的鐘聲,強調了鐘聲飛傳三省的特點。
[注釋]
①神物: 指神鐘。異靈: 奇特的非同一般的性靈。
②云臺: 高聳入云的臺閣,此指麒麟山上的道觀。
③省: 行中書省的簡稱,是元代時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清朝時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仍稱為 “省”。三省:指陜西、山西、河南三省。潼關地處三省要沖。
④帝: 指大清帝國。
禁溝龍湫
巉巖百丈咽關城①,飛瀑潺潺玉液鳴②。
盛世群黎歌有道③,采樵何事斷人行?
【題解】
此詩為八首中的第七首。禁溝龍湫: 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禁溝龍淵》題解。
【簡析】
這首詩吟詠潼關“禁溝龍湫”景致,描寫了禁溝龍湫的高大,瀑布聲音的悅耳以及游歷觀賞時聽到的民歌聲,詩歌主要從聽覺和視覺進行描寫。
[注釋]
①巉(chán)巖:山勢險峻。咽關城:使潼關成了咽喉要道。咽字作動詞用。
②潺潺:水流聲。玉液: 瓊樹花蕊的精華。道家認為飲玉液可以長生不老。此指禁溝潔凈湍急的流水。
③群黎: 眾庶,黎民。
中條雪案
迢遙北望俯群山①,滿目平鋪霜雪環②。
疑是蓬萊山上石③,移來一片拱巖關④。
【題解】
此詩為八首中的第八首。中條雪案:潼關八景之一,參見前林云翰《潼關八景·中條雪案》題解。
[注釋]
①迢遙:遙遠的樣子。俯:俯視。
②環:圍繞。
③蓬萊:古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東海之上。
④拱:拱衛。巖關:指潼關。
【簡析】
這首詩描寫出了中條山羅列供伏于潼關眼前的情態,和雪后一片晶瑩妙似仙境的奇特景象,反映了詩人對這一景致的傾心和欣賞。結尾兩句想象豐富,給 “中條雪案” 以神秘的色彩。
上一篇:《入潼關有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關下》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