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迷神引》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①孤城暮角,引胡笳怨。②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③天際遙山小,黛眉淺。④ 舊賞輕拋,到此成游宦。⑤覺客程勞,年光晚,⑥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⑦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云遠。
【注釋】 ①楚江:指在古代楚境之長江。②暮角:傍晚的號角聲。引:樂曲體裁之一。此處指吹奏。胡笳: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管樂器,其音悲涼。③畫屏展:喻山川景色有如展開的畫屏般美麗。唐·白居易《夜宴謠》詩:“碧盡山斜開畫屏。” ④黛眉淺:由‘遠山黛”而來,此處形容遠山之色淡而秀美。漢·伶玄《趙飛燕外傳》載:趙飛燕之妹合德,用黛畫眉,為薄眉,號遠山黛。⑤舊賞:往者的賞心樂事。南朝齊·謝朓詩:“山川隔舊賞,朋僚多雨散。” 游宦:異鄉為官,遷轉不定。西晉·陸機《赴洛》詩:“羈旅遠游宦,托身承華側”。⑥年光:時光,歲月。唐·白居易《新秋病起》詩:“一葉落梧桐,年光半又空。” ⑦帝城: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賒:長,遙遠。唐·李白《扶風豪士歌》詩:“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 秦樓:此代指佳人。李白《憶秦娥》詞:“秦娥夢斷秦樓月。”
【譯文】 寬闊的江水,一葉扁舟揚起輕靈的風帆順流而下,奔波了一天,暫且靠在江闊天低的楚江南岸。黃昏時分,岸上那座孤城上的畫角,象胡笳般吹奏出悲涼憂郁的聲音。眼前是白茫茫江水一片,平展沙灘上零星停落的大雁,突然受驚似的四散飛去。煙靄散去,露出一叢冬日的樹林。眼前景物,如一幅展開的畫屏:開闊的天際,一望無垠,遠山如美人淡淡的黛色蛾眉。
往日的賞心樂事,那么輕易地拋棄掉,現在為了一頂烏紗帽,到處飄泊不定,只覺得旅程的勞頓,以見時光已近歲晚,唉,我這充滿愁思的雙眼,怎忍面對這蕭索的他鄉景物呢?那將更增添羈旅之思。京城遙遠,欲歸無路;心上的人兒,也遠隔千山萬水,羈旅天涯的游子啊;只有越理越亂的思緒和失魂落魄的情懷。縱目遠眺,只見連綿的芳草,一直延紳到遠方的碧空盡頭,四野盡是夕陽殘照的余輝。自那日一別,佳人再無音訊,象那片片浮云,越飄越遠。
【集評】 臺灣·汪中:“此與《夜半樂》、《玉蝴蝶》、《八聲甘州》、皆為行役思鄉之作。起作客扁舟,楚江南岸。角聲怨水、驚雁散飛,一帶寒林,立如畫屏,遠山一點如眉,風景秀異。下片游官之情,年年行役程勞。帝城秦樓,仍是懷鄉念闕。收句‘殘照滿’、‘斷云遠”三字句,急促婉。”(《宋詞三百首注析》)
【總案】 在這首詞里,作者一方面表露對宦游的厭倦心情,一方面又身不由己,沒有勇氣去擺脫名韁利鎖,于是往昔的賞心樂事自然便涌上心頭。在詞里,作者提供給讀者的是蒼茫、開闊的境界(如“水茫茫”、“天際遙山小”、“連空闊”、“殘照滿”等);另一方面,則是使自我變得更壓抑、更渺小,和感情的脆弱。一景一物都能引起他的無限感傷,以至無法正視異鄉風物(“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且不說宋代文人極善于在詞這一文體里表露自己柔弱的情感,只要對柳永的身世遭際略有理解,就會感到他并不是在故作姿態,而確實是真情的流露。
上一篇:柳永《迷仙引》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鎖窗寒》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