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第二十七回)
【原文】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①,落絮輕沾撲繡簾②。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③。
手把花鋤出繡閨④,忍踏落花來復(fù)去⑤?
柳絲榆莢自芳菲⑥,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jiǎng)?yán)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shí),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dú)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⑦。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⑧?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⑨,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⑩?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shí)。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注解】
①榭:筑在臺上的房子。
②絮:柳絮,柳花。
③無釋處:沒有排遣的地方。
④把:拿。
⑤忍:豈忍。
⑥榆莢:榆樹的實(shí)。榆未生葉時(shí)先生莢,色白,像是成串的錢,俗稱榆錢。芳菲:花草香茂。
⑦此句與兩個(gè)傳說有關(guān):湘妃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所以黛玉號“瀟湘妃子”。蜀帝魂化杜鵑鳥,啼血染花枝,花即杜鵑花,所以下句接言“杜鵑”。
⑧奴:我,女子的自稱。底:何,什么。
⑨儂:我。
⑩香丘:香墳,指花冢。以花擬人,所以下句用“艷骨”。
【背景】
林黛玉為憐桃花落瓣,曾將它收拾起來葬于花冢。如今她又來至花冢前,以落花自況,十分傷感地哭吟了此詩,恰為寶玉所聞。
【賞析】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最具感染力、最具代表意義的文字之一。這首風(fēng)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具有很強(qiáng)的藝術(shù)感染力。
這首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jiǎng)?yán)相逼”,又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現(xiàn)實(shí)的控訴;“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不可得時(sh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jià)值之所在。
這首詞,從傷春到感懷,從感懷到控訴,從控訴到自傷,從自傷到向往,從向往到失落,從失落到絕望,黛玉的情感隨著詩句而流露。我們同情林黛玉,但同時(shí)也要看到這種多愁善感的貴族小姐,其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上一篇:紅樓夢《榮禧堂聯(lián)語(第三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薛寶琴懷古詩十首(第五十一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