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門霽后不飛塵,草色萋萋滿路春。雙兔坡東千室吏,三鴉水上一歸人。愁眠客舍衣香滿,走渡河橋馬汗新。少婦比來多遠望,應知蟢子上羅巾。
以上四詩屬對太工,傷渾雅之氣,而風調仍佳。
【箋釋】
[襄垣] 《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五“潞州”:“襄垣縣,本漢舊縣,屬上黨郡,趙襄子所筑,因以為名。后魏孝莊帝改屬襄垣郡。后周建德六年,于襄垣城置韓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州,縣屬潞州。” 王君,不詳。 南陽,《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一“鄧州”:“《禹貢》豫州之域。周為申國。戰國時屬韓,蘇秦說韓宣惠王曰‘韓西有宜陽,東有穰、淯’,是也。秦昭襄王取韓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三十六郡,南陽居其一焉。漢因之,領縣三十六,理宛城……隋開皇七年,梁王巋入隋,自穰縣移荊州還江陵,于穰縣置予州。大業三年,改為南陽郡。武德二年,復為鄧州。”“南陽縣,本周之申國也,平王母申后之家。漢置宛縣,屬南陽郡。更始即帝位,世祖納陰后,并于宛城。魏代荊州都督理所。至隋改為南陽縣,屬鄧州。”
[雙兔坡] 《魏書》卷七四《尒朱榮傳》:“初,榮之將討葛榮也,軍次襄垣,遂令軍士列圍大獵,有雙兔起于馬前。榮乃躍馬彎弓而誓之曰:‘中之則擒葛榮,不中則否。’既而并應弦而殪,三軍咸悅。及破賊之后,即命立碑于其所,號雙兔碑。”雙兔坡,應為雙兔碑之所,在襄垣縣,具體地點不詳。
[千室吏] 謂郡刺史。千家,千戶。《左傳·宣公十五年》:“晉侯賞桓子狄臣千室。”《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賦,仁則吾不知也。”裴骃集解引孔安國注:“千室,卿大夫之邑;卿大夫稱家。諸侯千乘,大夫故曰百乘。”任昉《為齊明帝作相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功均一匡,賞同千室。”
[三鴉水] 《元和郡縣圖志》卷六“汝州魯山縣”:“魯陽關水,俗謂之三鴉水,經縣西七里。其關三鴉鎮,在縣西南十九里,后周置以御高齊,亦名平高城。”
[蟢子] 蜘蛛的一種。也稱喜子、喜蛛;壁蟢、壁錢;古名蟏蛸。古人以為喜慶之兆。劉晝《新論·鄙名》:“今野人晝見蟢子者,以為有喜樂之瑞。”權德輿《玉臺體》其十一:“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施肩吾《望夫詞三首》:“看看北雁又南飛,薄幸征夫久不歸。蟢子到頭無信處,凡經幾度上人衣。”
【輯評】
《唐詩摘抄》卷三:次聯出題。此人罷官在京,又從京中歸家,前段寫景處殊覺凄涼,卻是反映結句到家之樂,在送行詩中,又是一種筆意也。人生骨肉相聚之樂,每不自知,唯是千里暌違,一朝聚首,其樂真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此詩中反語相映之妙,非身歷不知。三、四地名妙,襯貼入詩,便加醒目。三鴉在汝州,元魏西郢群蠻反,斷三鴉路。八句俗語細事入詩俱妙,要在妙筆用之耳。
上一篇:《題薦福寺衡岳暕師房》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劉評事赴廣州使幕》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