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1,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2。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3。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4。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5。
【釋】
1. 幾許:多少。
2.楊柳堆煙:謂層層霧氣籠罩著楊柳。無重數:即無數重。
3.玉勒雕鞍:代指華麗的車馬。玉勒,鑲有玉飾的馬籠頭。雕鞍,雕有花飾的馬鞍。游冶處:指歌樓妓館。章臺:本是漢代長安城西南街,因唐代許堯佐《章臺柳傳》以章臺為背景寫妓女柳氏故事,后人遂用作游冶之地的代稱。
4.雨橫(音heng):雨勢很猛。
5.亂紅:指落花。
【譯】
深深的庭院呵,
庭院深深不可數!
抑郁的楊柳呵,
籠罩著層層深霧,
更兼有無數重
簾幕!
何處是
你那玉勒雕
鞍游樂之處?
高樓遮望眼,
看不見
秦樓楚館
章臺路。
此時,正是
風狂雨猛的
三月春暮,
黃昏時分,
掩上門戶,
我已無計將春光
留住。
含住晶晶的淚珠兒,
我問花兒,花兒不語,
只將一片亂紅
飛過秋千去。
【評】
此詞主旨,張惠言認為喻指韓琦、范仲淹受逐事,王國維則認為此詞與飛卿(溫庭筠)《菩薩蠻》等,“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人間詞話》)。若作政治詞解,讀之索然無味矣!此詞當是一首閨怨詞,寫一位獨處高樓深院的少婦,惆悵夫婿的浪蕩不歸,引發時光流逝,春光難再的惆悵。
首句“庭院深深深幾許”,以三個“深”字重復之,給人以高宅大院的一種深深的壓抑感,其感受,似非當年之深院少婦所體會得出、道得出,永叔代為揣測,直入其心奧。“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是“深”字的坐實,是“深深”的外在環境;“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寫心念其夫君,此時當在秦樓楚館游冶歡笑,而自己非但不能與之恩愛相守,反而被高樓、深院、如堆煙之楊柳、無重數的簾幕所遮蔽,此為“深深”之內在原因,亦為根本之原因,若無此心障,則深院、樓高全然不見矣。上片五句,只寫一個“深”字。
下片感嘆春光的流逝。春光者,既是自然界之春,更是人生之青春美顏。“無計留春住”,正是這位思婦從心底所發出的深深嘆息,如用血淚所書者。從藝術手法上看,詞人在推出此句之前,以反復渲染鋪墊之法,方才逼出此語。如俞平伯先生所析:“‘三月暮’,‘風狂’點氣候,‘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唐宋詞選釋》)。結句在“無計留春住”的頂峰上,又推出一個新的高度:“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如清人毛先舒所析:“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認為達到“層深”與“深沉”二者得兼的境界。此詞兩句四層可謂“層深”,而“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作者亦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筍未出而苞節已具,非寸寸為之也” (王又華《古今詞論》引)。
上一篇:歐陽修《蝶戀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蝶戀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