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時中·[中呂] 山坡羊
劉時中
燕城述懷
云山有意,軒裳無計,被西風吹斷功名淚。去來兮,便休提。青山盡解招人醉,得失到頭皆物理。得,他命里; 失,咱命里。
【鑒賞】 河北易縣東南的古燕城遺址,是燕昭王筑黃金臺招賢的地方。燕昭王為振興國力聽從謀士的建議,以非常誠懇謙虛的態度和優厚的物質待遇廣招天下的賢能之士,使四方各國的能人紛紛投身到燕國的各項建設中,燕國迅速強大起來,終于報了齊國的破國殺父之仇。這么一段歷史留下的這么一個遺跡便常使后人感慨不已。尤其是后世懷才不遇的文人,到了這里,顧影自憐,便往往要禁不住一抒胸中的郁結。
初看起來這好像是寫作者獨立西風望云山而產生思索與感慨的情景,實際上這里的云山、軒裳和西風都賦予了特定的感情色彩,具有實指和象征的雙重含意張養浩有“云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云山也愛咱”(《歸隱》),云山,歸隱的好去處,與煩囂相對的寧靜世界。朱熹“始懷經濟策,復愧軒裳姿”,軒裳,既是大夫的官服,又是功名的代稱。開首兩句便表現了一種復雜的困惑:隔斷紅塵的云山“也愛咱”,有歸隱的向往;但高官厚祿的軒裳也就不定,是功名無計的煩惱。“側身西望”得到的不僅是“長咨嗟”(李白),而是被西風吹落了的冰涼的功名淚。選擇是痛苦的。但內心隱與仕的斗爭終于有了分曉。決定了,“青山召喚胡不歸”?便休提,不必再多說了,該像陶淵明那樣“歸去來”。
既然決心已下,此去的得與失也就無須多計較。這世上的得失自有它的常理,違拗不得,強求不得。那些在燕昭王手下得以施展抱負和才學的賢士,他們得,那是因為他們幸運地生在那個重視人才的時代,而咱們這些讀書人失去用武之地,這也只能怪我們生不逢時,說到底都是命啊。早出生幾百年也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困窘不得志……
作者游招賢臺,想象著古代士人的好運,再對比元代漢族士人的窘境,不由一番失意一番感慨甚至憤慨。因為失意所以想到歸隱,而一旦歸隱又患得患失,最后環顧現實覺出路全無才下定決心,想通了,得失全不由人,而是命定。所以這首曲實際上抒發了元代漢族知識分子在元朝統治下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悲哀。
上一篇:張可久·[中呂]山坡羊·閨思|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劉時中·[中呂]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韻|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