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城子》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①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②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③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④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釋】 ①西城句:西城,指汴京(今河南開封市)西鄭門一帶。少游《淮海集》有《西城宴集》詩,自注云:“元佑七年三月上巳,詔賜館閣花酒,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瓊林苑。”據明·李濂《汴京遺跡志》卷八:“金明池在城西鄭門外西北。”弄春柔:形容楊柳在陽光下的活潑生機與可人情態。宋·王雱《眼兒媚》:“楊柳絲弄柔。”此句似之。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金明)池之東岸,臨水近墻,皆垂楊。……其池之西岸,亦無屋宇,但垂楊蘸水。”與此句景色相合。②系歸舟:虛擬之辭,言楊柳曾系歸舟。唐·劉禹錫《楊柳枝》:“長安陌上無窮樹,只有垂楊管別離。”宋·晏幾道《梁州令》:“南樓楊柳多情緒,不系行人住。”宋·楊濟翁《蝶戀花》:“弱柳系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皆謂楊柳可系離別之人或船。③朱橋:指金明池上朱漆橋梁。《東京夢華錄》卷七:“西去(池中臨水殿)數百步乃仙橋,南北約數百步,橋面三虹,朱漆闌楯。”④飛絮句:南唐·馮延巳《江城子》:“飛絮落花時候近清明。”
【譯文】 汴京西城的楊柳在春光中賣弄著溫柔,逗起我一腔離憂,眼淚潸潸不住流。想當年啊,情意厚,柳絲兒輕系我的歸舟。看今朝,碧野紅橋還似舊,心愛的人兒已不見,綠水空自流! 春光冉冉,不為少年留。一腔離恨,悠悠不盡,何日方休?我拖著沉重的腳步登上樓,只見那飛絮蒙蒙、落花陣陣滿芳洲。唉,即便是一江春水都是淚,恐怕也流不盡,這許多愁!
【集評】 明·楊慎:“此結語又從坡公結語轉出,更進一步。”(楊批《草堂詩馀》)案:坡公結語指蘇軾《江城子·別徐州》:“欲寄相思千滴淚,流不到,楚江東。”
明·李攀龍:“眉批:只為人不見,轉一番思。種種景,種種情,如怨如訴。○評:碧野朱橋,正是離別之處。飛絮花言其景,春江二句言其情也。”(《草堂詩余雋》卷二)
明·張綖:“詞人佳句,多是翻案古人語。如淮海此詞‘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可謂警句,雖用李密《數隋檄》語,亦自李后主‘問君都有幾多愁,卻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變化。名家如此類者,不可枚舉。亦一法也。”(明嘉靖鄂州刻《淮海長短句》卷上附注)
清·陳廷焯: “‘飛絮’九字凄咽。以下盡情發泄,卻終未道破。”(《詞則·大雅集》卷二)
近代·俞陛云:“結尾二句與李后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徐師川之‘門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皆言愁之極致。”(《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此詞似與《風流子》作于同時,即紹圣元年(1094)春三月。時秦觀坐黨籍,將貶往杭州,行前重游西城之金明池、瓊林苑,觸景生情,憶起當年游園,不禁悲從中來。所謂“人不見”,蓋指元佑七年西城宴集之舊友此時多因黨禍遷謫四方,而托于所歡言之。或謂汴京無江,何云“春江都是淚”?此乃比方之辭,正如東坡作《江城子·別徐州》,而猶言“楚江東”,其理相同。
上一篇: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陳人杰《沁園春次韻林南金賦愁》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