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江神子慢》
玉臺掛秋月。①鉛素淺。②梅花傅香雪。③冰姿潔。金蓮襯、小小凌波羅襪。④雨初歇。⑤樓外孤鴻聲漸遠,遠山外、行人音信絕。⑥此恨對語猶難,那堪更寄書說。
教人紅銷翠減,⑦覺衣寬金縷,⑧都為輕別。太情切。銷魂處、畫角黃昏時節。⑨聲嗚咽。落盡庭花春去也。⑩銀蟾迥、無情圓又缺。(11)恨伊不似余香,惹鴛鴦結。
【注釋】 ①玉臺:此指梳妝的玉鏡臺。秋月:此指臺上的圓鏡。首三句寫美人坐在玉鏡臺前梳妝。②鉛素淺:淡色的粉。③梅花:指女子額上的梅花妝。《事類賦》卷二十六引《宋書》:“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妝。”傅:涂抹,施用。香雪:香白粉。④金蓮:指女子的纖足。《南史·廢帝東昏侯紀》:“又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凌波羅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李群玉《贈回雪》詩:“安得金蓮花,步步承羅襪。” ⑤雨初歇:雨剛停。柳永《雨霖鈴》:“驟雨初歇。” ⑥“樓外”二句:化用歐陽修《踏莎行》句:“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⑦紅銷翠減:紅花枯萎,綠葉凋零。此指女子面容的消瘦。語出李商隱《贈荷花》:“翠減紅衰愁殺人。”柳永《八聲甘州》:“是外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⑧“覺衣”句:即“覺金縷衣寬”,指人體漸瘦,昔日合身的衣服已覺寬松。古詩《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遠,衣帶日以緩。”柳永《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金縷衣:飾有金絲之衣。⑨畫角:飾有文彩的號角。秦觀《滿庭芳》:“畫角聲斷譙門。” ⑩“落盡”句: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 (11)銀蟾:明月。蘇軾《水調歌頭》:“月有陰晴圓缺。”
【譯文】 坐在玉臺前對著圓月般的明鏡梳妝。脂粉淺淡,額點梅花再敷上一層香脂霜。風神姿態象冰一樣潔光。三寸金蓮襯著小小羅襪。蒙蒙雨剛停歇。樓外孤雁的哀鳴漸漸遠去,山外行人音信也斷絕。此時的愁恨即使當面也難傾吐,更何況是在信里跟他訴說!
近來憔悴得失卻了青春的光彩,形消體瘦,漸覺衣寬帶松,都只為當初輕率地離別。意綿綿、情切切。最傷心,是凄涼畫角吹斷黃昏的時節。那聲音如泣如訴,嗚嗚咽咽。庭院花落春光謝,遙天明月無情,乍圓又缺。恨只恨他不似香爐未盡的殘香,如鴛鴦雙雙依偎相伴結。(湯俊峰譯)
【總案】 這首以女性為抒情主人公的懷人詞,運用周邦彥的賦體寫情法,多角度地鋪寫離情別恨,如泣如訴。開篇先寫女子著意妝扮,以送別行人,見出她十分珍惜留戀那一美好而苦澀的瞬間。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孔雀東南飛》)寫劉蘭芝告別焦仲卿時,亦描寫她晨起精心打扮,以表現她難舍難分的心理。此詞即用其法。次寫行人遠去,音信斷絕,難言的愁苦日增。過片通過描寫女子的體瘦衣寬、生理變化來表現其久別之后的刻骨思念。最后從女子的視覺、聽覺所感知的環境氛圍來烘托其苦戀。
上一篇:洪皓《江梅引憶江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曾伯《沁園春丙午登多景樓和吳履齋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