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湘夫人》與《湘君》是屈原《九歌》組詩中的兩篇,史稱《二湘》,是祭祀湘水神靈的樂歌,《湘夫人》為男巫飾湘水男神所唱的歌,寫的是湘水戀神相約不遇的情節斷片,表現男神湘君期望與湘夫人會面的迫切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古代優秀浪漫主義詩篇。
詩的藝術特征,在于細致入微、變幻莫測的心理刻畫。作者首先以自然化的心態描寫,建立詩中的具象的情境,抒寫熱烈的、夢幻般的戀情;全詩借助修飾性的語言,控制心靈的告白,越過了自我意識,拓深詩歌的美感效果,寫得情意纏綿婉轉,如怨如慕如訴,為后代詩歌的情感表現提供了可貴的借鑒。
開篇作為序曲,抒寫湘君對湘夫人的心靈的呼喊:多么熱切的渴望,多么馳神的遙想,多么惆悵的心情!湘君急奔洞庭赴約,盼望能會見心上的人湘夫人,那知湘夫人又因已駕著香木小舟去找湘君,兩人錯過了時間,因此感到深深的失望。湘君到達約會地點時,發出內心的呼喚:“美麗的帝子(指湘夫人)啊,你快點降臨北渚吧!”對這一熾熱、迫切的心緒,除了作直接的迸發心跡的描寫處,詩人又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加以烘托,坦露了主人公的心路歷程:一是對主人公的憂愁情思的描述,“目眇眇兮愁予”,他眺望遠方,愁緒萬端,從眼神的一瞬間揭示幽邈的內心;一是以洞庭的秋色作為陪襯:“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湖面裊裊吹來的蕭瑟秋風,被秋風掀起的微波和吹下的落葉,托出主人公內心的憂愁、不安和惆悵。這種急盼的心態,隨著時空的推移,又演化為恍惚迷離的復雜心境。詩歌通過對主人公自白式的傾訴,運用多種藝術手段,一步緊迫一步地拓展對心靈世界揭示。
詩人以不同的層次,描述男神湘君在洞庭湖邊等待戀人到來的不斷變化的感情波瀾。首先是寫初到長滿白薠的渚邊孤獨的等待,詩人以細膩和緩的筆調,渲染內心情緒的變化:剛到達時還充滿著期待和希望,“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他站在白薠叢中縱目遠望,企盼著在夕陽黃昏中會見的美好時刻;但是久候未見,懷疑的情緒襲上心頭,因見不到斯人到來,所見到的是洞庭湖邊的寂寞景象,不禁發出茫然的發問:“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為什么飛鳥聚停在水蘋之中?為什么魚網掛在樹梢上?這一設問既是情緒波動的顯露,又通過客觀的自然現象,襯托內心掀起渴望的微瀾和深沉的思念。“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自然世界中,沅江的香茝和醴水的香蘭,自由呈現,但自己內心熱烈的愛戀卻難以申述。兩相比興,更顯示出情意的深沉。林云銘《楚辭燈》云:“開篇‘嫋嫋兮秋風’二句,是寫景之妙,‘沅有芷’二句是寫情之妙,其中皆有情景相生,意中會得口中說不得之妙。”詩人以自然界的形象深化內心感情的發展,繼而又以輕緩的詩韻,把迷惘的情調引向遠方。“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思之太切,而進入神迷恍惚的狀態,湘君恍惚遙望,所看到的是潺潺浮動的流水,從懷疑到失望,心理流程起伏波動。極寫思念之切,情愛之深。緊接著,詩人讓詩意推向高潮。他以浪漫的筆調,抒寫內心情緒的狂濤,這是一種愛極的癡想,在失望之際想象著相會時的歡樂,完全是幻想之辭。詩人以“麋”“蛟”起興,“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以麋為何庭中覓食和蛟龍為何在水灘盤桓的反常意象,隱喻其事與愿違的矛盾心情;失望之余,他幻想與心上人相會時的情景。這時候,他想象翅膀已經飛騰,似乎于早晨馳馬江岸,傍晚渡水到達彼岸的約會地點,他好象已聽到了湘夫人對他的召喚,想望著自己將要駕著車子,兩人作伴遠逝。“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余,將騰駕兮偕逝。”于是,心中的幻想突然升騰了,一種如幻如夢的情景占據了他的思緒,他要在水中筑建美麗的居室,“筑室兮水中”,作為兩人相處的場所,而這所水中之宮是精心設計的,用荷蓋做屋頂,用芳蓀作壁,紫貝作中堂,用桂樹作棟梁,蘭木作椽,辛夷飾門楣,白芷隔臥房,薜荔結帷幔,蕙草作為室中的隔帳,白玉鎮坐席,四周分置著芳香的石蘭,用荷花的枝葉建造房屋,用杜衡香草圍繞新房。他又令人把百草陳設庭中,兩邊走廊也布滿芬香,這時候,九嶷山之神降臨了,“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湘夫人也隨著如云的仙子來到他的身邊。多么美麗豐富的想象,詩人以具象的美感,體物入神,賦香草以靈性,托付心靈深處熱烈的愛情,造境靈動,意象鮮明,新意層出。詩人以夸張生動的渲染,表達內心的激情,使詩境具有無窮的韻味。最后一層寫想象的幻滅和失望的情思。正當他滿懷幸福的憧憬時,思潮起伏,突然幻想世界破滅了,湘君從幻夢中回到現實,眼前所看到的是滔滔的流水,荒涼的江岸,極端的思念和渴望,引發了強烈的怨惱,終于把湘夫人送給他的信物拋向江中,“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把衣服投在江水之中和醴水之畔,但是對湘夫人還懷著深深的思念,詩人通過最后的一個細微動作的渲染,表達他情真意摯的心理狀態,“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他又深情地在沙洲上采集杜若香草,準備送給遠方思念的人,最后還是自我寬慰,“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時間一去不復返,姑且慢慢散步排遺愁思吧。萬端心緒,情意纏綿悱惻。全篇從召喚湘夫人的到來開端,描摹了感情波動的狂潮,有現實的等待,幸福的憧憬,失望的哀怨,心路的發展從平靜到急迫,從低潮到高潮,最后以平靜結束,通過深刻細膩的內心世界的描寫,塑造了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
這是一首抒寫楚神話中的配偶神的歌,湘君和湘夫人,是楚地民間神話傳說中幻想的愛神,詩中所描寫的景和物,都呈現了楚地的民俗風情,寫的是楚地的洞庭一帶的自然風貌,尤其是詩中排列的香草、香木、更富有地方特色,詩中對楚地方言的運用,對人物感情的大膽坦露的描寫,都具有濃郁的民歌的風味。
上一篇:屈原《湘君》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韋應物《滁州西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