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霜天曉角 旅興》
吳頭楚尾,一棹人千里。①休說舊愁新恨,長亭樹,今如此!②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③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為佳耳。④
【注釋】 ①吳興楚尾:作者此時正離開豫章(今江西南昌)東行,此地春秋時為吳國與楚國接壤之處,在楚之東,吳之西,《方輿勝覽》一書云:“豫章之地為楚尾吳頭,”作者襲用其語。棹(zhao照):劃船的用具,似槳;這里作動詞用 ②樹今如此:見前《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注⑥ ③宦游吾倦:對出外做官感到厭倦了。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長卿(司馬相如)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長卿故倦游”。玉人,指美女。④寒食;節(jié)令名,在冬至后一百五日。這三句是化用晉人帖語:“天氣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為佳爾”。
【譯文】 我離開了豫章這古代吳楚交界之地,屈指一算,駕船旅行已有上千里。不要再說起心頭的舊愁新恨,看到岸邊長亭旁的樹木長得高高,我對自己年華飛逝感到悲戚!
對出外做官的生涯我厭倦不已,幸好如今有美人留我共坐酒席圖一醉。明天就是風雨落花的寒食節(jié),我能暫時住下來游玩休息,這就是一件很愜意的好事哩!
【集評】 宋·張侃:“辛待制《霜天曉角》詞云: ‘吳頭楚尾(下略)’。用顏魯公《寒食帖》:‘天氣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只數(shù)日間,得且住,為佳耳’。”(《張氏拙軒集》卷五)
明·楊慎:“‘天氣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為佳耳’。此晉無名氏帖中語也。辛稼軒融化作《霜天曉角》詞云(略)。晉人語本入妙,而詞又融化之如此,可謂珠璧相照矣。”(《詞品》卷一)
明·卓人月、徐士俊:“《霜天曉角》(吳頭楚尾)之乎者也,出稼軒口便有聲有色,不許村學究效顰。”(《古今詞統(tǒng)》卷四)
【總案】 這首旅途即興之作寫于淳熙五年(1178)春。當時作者從豫章奉調(diào)赴臨安任大理寺少卿,正取水路東進。上片寫旅途覽景引起的感觸,隱隱逗出對現(xiàn)實社會的壓抑感。下片則由這種不得志于當世的感觸引發(fā)厭倦仕途,想留連光景,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暫時得到某種慰藉的心理活動。此詞寫作方法上的一個引人注目的創(chuàng)造,就是將前人書信點化入詞,渾然天成,之乎也者,竟如出自己之口,有聲有色地表現(xiàn)出作者此時此地的真情實感。這種融鑄點化前人散文的作法,使得稼軒詞多姿多采,予人以汪洋浩蕩、無施不可之感。
上一篇:向子諲《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