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薄幸》
青樓春晚。①晝寂寂,梳勻又懶。乍聽得、鴉啼鶯弄,惹起新愁無限。記年時,偷擲春心,花間隔霧遙相見。便角枕題詩,②寶釵貰酒,③共醉青苔深院。怎忘得,回廊下,攜手處,花明月滿。④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閑對芭蕉展。卻誰拘管。盡無言、閑品秦箏,淚滿參差雁。⑤腰支漸小,心與楊花共遠(yuǎn)。
【注釋】 ①青樓:此指少女所居的閨閣。曹植《美女篇》:“借問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jié)重關(guān)。” ②角枕:用獸角裝飾的枕頭。《詩經(jīng)·唐風(fēng)·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③貰(shi):賒。④花明月圓:象征兩人圓滿愜意的歡會。⑤秦箏:弦樂器。《隋書·樂志》說箏始于秦,故稱秦箏。參差雁:箏有十三弦,承弦的小柱參差排列如雁行。
【譯文】 我獨自在閨閣繡樓中,覺得暮春的白天寂寞無聊,對鏡理妝,梳勻了頭發(fā)又懶得挽起。忽然有幾聲烏鴉啼叫黃鶯細(xì)語,頓引我無限的愁恨滋生在心里。想那時,我偷偷地擲給他一顆少女的春心,開初是脈脈含情在花間隔霧遙相視。后來便相親相愛,他在我獸角裝飾的枕上題詩,我拿取自己珍貴的金釵賒酒,我們倆詩酒風(fēng)流,在長滿青苔的深院酣醉。
怎么也忘不了我們攜手在回廊下,當(dāng)時花兒香,月兒圓又亮。如今只有黃昏的細(xì)雨,打落春花,連蜂蝶也愁深恨長。我默默地坐在小窗前,面對著伸展的芭蕉,無聊地聽著黃昏的雨猛風(fēng)狂。又是誰使我自己如此拘束?我不知道,只得無語地彈撥著古箏,淚水滴落打濕了弦柱雁行。日夜無窮的思念漸漸地愁瘦了腰身,我的心和楊花一道飄向那遙遠(yuǎn)的地方。
(湯俊峰譯)
【集評】 明·楊慎:“呂圣求在宋不甚著名,而詞極工。《詞選》載有《望海潮》……《薄幸》……諸調(diào),佳處不讓少游”(《歷代詩馀·詞話》引)。
【總案】 此詞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了一位少女動人的戀愛故事和她與情人別后的相思。故事以回憶的方式展開。那年她在花間遇一男子,一見鐘情,便主動求愛。男子題詩定情,她用寶釵換酒,兩人攜手走進(jìn)一無人的深院對酌。當(dāng)夜她倆在回廊下又盡歡而散。別后未能再會,她日夜相思,一顆春心時刻追逐著遠(yuǎn)去的情人。詞的抒情與敘事層次分明,頗具情節(jié)性。環(huán)境的烘托,動作、神態(tài)的刻畫與心理的描寫,把少女的純真大膽與別后濃重的相思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詞不僅具有強(qiáng)烈的感染力,又有風(fēng)俗史價值。我們由此可以看到北宋末青年男女的戀愛還比較自由,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少女敢于無顧忌地爭取自己的愛情。
上一篇:韋莊《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陳亮《虞美人春愁》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