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默·和汪鈍翁姑蘇楊柳枝詞》中外哲理詩賞析
紅橋綺陌柳陰濃, 歷亂飛花類轉蓬。
怪殺前山女貞樹, 能禁二十四番風。
此詩前二句寫柳。“紅橋綺陌”,寫柳樹的生存環境。“橋”曰“紅”,狀其熱鬧;“陌”(路)曰“綺”,寫其繁華。恰在這“紅橋綺陌”之旁,“柳陰濃”密,郁郁叢叢。可是,好景不長。一旦柳絮飄揚,漫天飛舞,即如蓬草隨風飄轉。詩中的“飛花”、“轉蓬”,均指柳絮。
后二句寫女貞。女貞,為常綠灌木或喬木,初夏開花。“二十四番風”,即“二十四番花信風”。古人把應花期而來的風稱作花信風。從小寒到谷雨計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計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此謂二十四番花信風。從時間上講,它指前一年冬季的十二月(農歷)下旬到第二年春季的三月(農歷)上旬這段時間,而女貞樹的開花是初夏,也即是在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后,所以詩人說, “怪殺前山女貞樹,能禁二十四番風”。“怪殺”,意即奇怪。“禁”,經受住。詩人并非從植物學的角度談論柳樹與女貞樹的花期,而是從傳統詩學的泛人格化角度看待二樹的花期;因此,詩人才認為,柳樹盡管熱鬧一時,但不久即花飄轉篷了,只有女貞樹,經得住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輪番轟擊,堪稱堅貞。
這首小詩通過柳樹與女貞樹花期的比較,贊揚了女貞樹的堅貞,含蓄地批評了柳樹的脆弱。詩中所寫的柳樹生活于熱鬧繁華的“紅橋綺陌”,而詩中所寫的女貞樹卻生長于寂寞冷清的“前人”。就其生存地理來講,柳樹遠勝女貞,可是,柳絮的漫天飛舞卻使人們聯想到俯仰隨人,女貞的花期之晚又讓人們意識到她對二十四番花信風接踵而至所持的堅定態度。堅定、堅貞較之俯仰隨人、因風而落,更易使人悟出人格的堅貞。再者,柳樹花期正值百花競放、熱鬧非凡的春季,而女貞樹的花期卻是在眾芳皆歇之初夏,對于百花來講,初夏是一個寂寞的季節。于初夏開花的女貞村,既經受得住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誘惑,又不畏初夏的寂寞,不慕春季的熱鬧繁華,這種品性自然格外受到深受“比德說”影響的封建文人的青睞。
質言之,女貞樹的受人景仰,乃是因為她體現了堅定而自甘寂寞的人格力量。即使對于現代社會而言,人格,人格力量,也同樣是一種受到人們越來越多重視的精神力量。
上一篇:《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左思·詠史(其二)》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