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趙翼·將至朗州作》原文賞析
滇黔山為天所械,萬山圍在青天外。今朝眼界豁然開,出得山來天始大。經年坐守深山幽,豈知山乃盡朗州。萬山送我卻私笑,此人去竟不回頭。獨嫌山盡水復壯,前途又狎稽天浪。洞庭湖闊漢江深,一葉扁舟兩枝槳。已遍天南萬里行,歸途翻更切心旌。山平水軟江南路,屈指還須一月程。
朗州,隋唐時的州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市。這首詩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作者辭貴西兵備道回江南途中,從云貴高原到長江中下游平原,沿途風光盡收詩中;同時詩里也反映了詩人的內心波瀾。
乾隆三十三年五月,趙翼奉調至云南參加對緬甸的軍事行動;三十五年三月,被調往廣州任知府;三十六年四月升任貴州分巡貴西兵備道;三十七年底因廣州讞獄舊案一事受到彈劾,部議降一級調用。于是,詩人借故因母親年邁申請回鄉。這幾年他幾乎都生活在云貴高原萬山叢中,對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這次他要辭別云貴山水,心情復雜,既有依戀之情,又有無限感慨;既有對前途的擔憂,又有返鄉的焦急。
趙翼于三十七年十月,從貴州鎮遠潕陽啟程(有《舟發潕陽》三首),沿沅江支流潕水入沅江,至常德,再由常德乘船進長江。詩人啟程時內心是很不滿的:“上灘遲如牛,下灘疾如鳥。上灘恨灘多,下灘恨灘少?!薄澳骘L恨風大,順風恨風小。人情例貪得,孰肯平心較?”(《舟發潕陽》)詩人正是“上灘”人,逆風而行。
“滇黔山為天所械,萬山圍在青天外。今朝眼界豁然開,出得山來天始大?!痹瀑F高原萬山林立,但萬山卻圍在青天外?!吧綖樘焖怠保奖惶焓×??!靶怠保滂?。蘇軾詩《與胡祠部游法華山》:“嗟予少小慕真隱,白發青衫天所械。”久在萬山叢中,抬頭所見天亦小,今日離開崇山峻嶺出得山來,才覺天是如此之大,頓有一番忽然眼界開闊,“豁然開朗”之感。詩人用簡明曉暢的語言,既描繪了滇黔萬山之狀,又刻畫了自己此時的感受。
“經年坐守深山幽,豈知山乃盡朗州。萬山送我卻私笑,此人去竟不回頭?!币荒甑筋^坐守在幽深的高山深谷里,哪里會知道山延伸到朗州附近才完盡。詩人辭別時,“萬山送我”但暗地里卻在笑我:這個人怎么連頭也不回一下。這兩句詩隱含多少豐富的感情,甜酸苦辣五味俱全?!叭f山送我”卻無人送;萬山“卻私笑”,它們怎能知曉詩人此時的內心世界?“此人去竟不回頭”,青山似乎還有點兒不滿情緒。明明是寫人寫己,卻從“山”著筆,用擬人化手法來寫,以寫山來寫人,妙不可言?!安换仡^”表示詩人辭貴西兵備道態度堅決。此后,從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五年,趙翼都在陽湖家中隱居著書。
“獨嫌山盡水復壯,前途又狎稽天浪。洞庭湖闊漢江深,一葉扁舟兩枝槳?!彪x開云貴高山到了湖南常德,山盡水壯,詩人不禁感慨萬千。一個“嫌”字描繪了此時詩人內心的憂慮,此去前途如何呢?“狎”,作輕忽解;“稽天浪”,及至上天的浪濤,言其浪高?!?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cidian/zhuangz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莊子·逍遙游》:“大浸稽天而不溺。”趙翼因降級調用而不愿才辭別歸家的,因此當他走出崇山進入大江時,深深感到自己的前途輕忽漂泊,猶如水浪拍天。那寬闊的洞庭湖那深深的漢江,僅靠一舟二槳,能行嗎?詩人不禁在擔憂,讀者也在為詩人捏一把汗。沅江源出貴州,在湖南境內東北流經黔陽、常德到漢壽入洞庭湖。漢江是長江最長的支流,趙翼一生道路雖然并不十分坎坷,但也有風波,他對人世生活之難艱頗多感觸,在《漓江舟行》中曾發過感慨:“舟行連日上灘遲,稍喜揚帆癡若馳。才得順風河又轉,世間那得稱心時?!壁w翼剛剛升任貴西兵備道,卻因廣州舊案事受彈劾,前途多舛(chuan),猶如山盡水壯,不可捉摸。但詩句仍然寫得坦然自若;一葉扁舟兩支槳,將在大江深水中泛流。
“已遍天南萬里行,歸途翻更切心旌。山平水軟江南路,屈指還須一月程?!痹娙诵谐倘f里,歸家心切。“翻”同反;“心旌”,心神不定如旗搖,《國策·楚策》:“心搖搖如懸旌。”心旌搖蕩,歸心如箭??汕敢凰?,從朗州至家鄉,還要一個月的路程,那“山平水軟”的江南路,多么吸引著詩人的心哪!詩人的內心既焦急又喜悅,從“滇黔山為天所械”,到“獨嫌山盡水復壯”,一直至想象中的“山平水軟江南路”,詩人的情緒波瀾起伏,緊緊地揪住了讀者的心。
全詩語言曉暢,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上一篇:古詩《楊慎·宿金沙江》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黎簡·小園》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