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滿庭芳》
鄉物牽情,家山回首,浩然歸興難收。①報恩心事,投老拚悠悠。②卻笑當年牛下,輕自許、激烈寒謳。③成何事,夷猶桂楫,蘭芷詠芳洲。④ 人生,萍梗跡,誰非樂土,何處吾州。⑤算不須,臨歧戃恍遲留。⑥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⑦真堪與、瀟湘暮雨,圖上畫扁舟。⑧
【注釋】 ①鄉物:家鄉的風物。家山:指家鄉。唐錢起《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浩然歸興:《孟子·公孫丑》:“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歸志。” ②投老:臨到暮年。拚(pan 盼):不顧惜。悠悠:遙遠無望。③“卻笑”二句:《呂氏春秋·舉難》載:春秋衛國人寧戚,以家貧為人挽車。至齊,飯牛于車下,扣牛角而歌。桓公聞之,以為非常人,召見,拜為上卿。又據《史記·鄒陽傳》之《集解》,寧戚歌辭曰:“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遭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曼曼何時旦?” ④夷猶:亦作“夷由”,遲疑不進。屈原《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蘭芷:蘭草和白芷,皆香草。⑤萍梗跡:喻人之行跡無定。萍,浮萍。⑥臨歧:到歧路分別之處。戃恍:恍惚、失意貌。遲留:遲疑、滯留。⑦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之北,奇峰突起,狀如香爐,故名。山下有瀑布。⑧瀟湘暮雨:即瀟湘夜雨。沈括《夢溪筆談》載:“宋迪工畫,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云、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照,謂之八景。”
【譯文】 家鄉的風物牽系著我的縷縷情思,回首遙望家鄉,深沉浩大的歸緒再也難以抑制。報效國家的心事,臨到暮年仍悠遠難期,也只好不再顧惜。可笑當年自己象寧戚那樣,輕率自許,慷慨悲歌,躊躇滿志。到頭來究竟成就了何事,只落得貶官遠邑,徘徊江湖,在長滿芳草的洲渚上,閑詠蘭芷。人生就象浮萍一樣行跡不定,哪里不是理想的樂土,何處不是我的寄身處?看來,不應該面臨歧路,心神恍惚,停滯遲留。要看香爐峰的千尺瀑布,滿山隨風飄舞的紅楓和江水映照的無邊金秋,應該在瀟湘暮雨的畫卷中再添一葉扁舟,載我從此嘯傲江湖。
【總案】 這是一首遷謫詞。上片寫對故鄉的郁郁思情和壯志成空的綿綿悲恨,下片抒發隨緣自適的情趣和嘯傲山林的曠放襟懷。全詞敞開肺腑直抒胸臆,有一種慷爽放逸的韻致,其神姿高秀,其堂廡氣象,都接近于蘇東坡。而其用筆又直中有曲,樸中見巧,潛氣內轉,起伏跌宕。尤其“要看香爐瀑布”幾句,運用描寫和典實,將眼中實景與畫中虛景融為一體,呈現出兀傲軼塵之氣,堪稱精警絕妙之筆。
上一篇:秦觀《滿庭芳》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呂本中《滿江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