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古柏行》唐詩賞析,《古柏行》原文與注釋
杜 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①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②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③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④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⑤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⑥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⑦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⑧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宿鸞鳳。⑨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⑩
【注釋】 ①老柏:古柏,指夔州武侯廟前的古柏。杜甫《夔州十絕》: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 ②霜皮溜雨:樹皮白色而潤澤,如雨溜洗過一般。黛色:青黑色,指樹葉之色。③君臣:劉備與諸葛亮。際會:遇合。言劉備與諸葛亮君臣遇合,功在當時。④錦亭:成都杜甫草堂有 “野亭”,嚴武《寄題杜二錦江野亭》 稱錦江畔之“野亭” 為 “錦亭”。而武侯祠在草堂東面,故云 “錦亭東”。閟宮:祠廟。閟,深閉;宮,廟。⑤崔嵬:高大。窈窕:深邃。戶牖:窗戶。⑥落落:挺拔聳立。冥冥:昏暗貌。⑦大廈如傾:大廈將倒,喻國家危急。萬牛回首:言木重如山,萬牛不能拉動而回首看,暗指賢才難于任用。⑧不露文章:文章,文采。不露文章,指柏樹無花葉之美。未辭翦伐:不避砍伐。⑨苦心:柏心味苦。香葉:柏葉有香氣。⑩志士:有志有為之人。幽人:隱士,政治上不得志的人。怨嗟 (jie):抱怨感嘆。
【鑒賞】 這是唐代宗大歷元年 (766) 杜甫在夔州 (今重慶市奉節縣) 時所作。詩人通過該地武侯廟前古柏孤高堅定形象的描寫,表現了對諸葛亮忠貞氣節的景仰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對材大難用的憤慨。
諸葛亮 (181—234),字孔明,瑯琊人,隱于隆中。蜀漢先主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諸葛亮感其誠意,始出,佐先帝成帝業,為丞相。后輔后主劉禪,封武鄉侯。諸葛亮志在恢復中原,常出師北伐,后病死軍中,謚忠武,廟在奉節縣八陣圖下。全詩每八句一韻,自成三段。
1-8句 ( “孔明” 至“雪山白”) 為第一段,寫孔明廟前古柏的形象。它枝如青銅根如磐石,非常堅固。粗 “四十圍”,高 “二千尺”,挺拔雄偉,蔽日參天。由于孔明與劉備的君臣知遇,為人景仰,柏樹也受到了后人的愛惜。如今,它氣接巫峽,寒通川西的雪山。這里,明寫古柏高大的氣勢,暗喻孔明在東漢末年輩出的群英中出類拔萃的才能和氣概。
9-16句 (“憶昨” 至“造化功”) 為第二段,撫今追昔,由夔州的古柏聯想到成都武侯祠中的古柏,進一步描繪古柏的神韻氣概。杜甫寫此詩時,離開成都已一年,故云 “憶昨”。成都的武侯祠附于先主廟中,廟中古柏植根于古老郊原,枝干崔嵬,久存于世; 但廟內涂飾昏暗,寂靜無人,已十分幽靜。惟有這夔州古柏盤踞高山,烈風莫撼,正直生長,確得力于神明造化之力。前面說“人愛惜”,這里說“神相助”,可見孔明廟的古柏人神共愛,孔明的高風亮節神人共仰。
17-24句 ( “大廈” 至“難為用”) 為第三段,借古柏的孤高正直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從前面孔明得展其才的“懷古”中,聯想到今人有才無用的“諷今”。意謂大廈將傾,國家危難,極需“萬牛回首丘山重”的棟梁之材。這些棟梁之材從不外露炫耀,也甘愿為國獻身,卻無人推薦。盡管它們可供鸞鳳棲宿,卻徒然被螻蟻蛀朽。真是可悲可嘆! 不過,“志士幽人莫怨嗟”,自古以來“材大難為用”! 篇末點題,語意雙關,寄寓賢能難用的憤慨。嘆古柏耶? 自嘆耶?
全詩由物及人,句句詠古柏,句句說武侯,由武侯而及 “志士幽人”,可謂 “詩中有人,呼之欲出”,是托物言志之佳作。(傅德岷)
上一篇:《李頎·古從軍行》唐詩賞析,《古從軍行》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韋莊·臺城》唐詩賞析,《臺城》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