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一剪梅》
唱到陽關第四聲。①香帶輕分。羅帶輕分。②杏花時節雨紛紛。③山繞孤村。水繞孤村。④ 更沒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滿,空有啼痕。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
【注釋】 ①陽關第四聲:陽關,曲調名。又名《渭城曲》。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后入樂府,以為送別曲,反復誦唱,謂之陽關三疊。宋蘇軾《東坡志林》: “及在黃州,偶得樂天(白居易) 《對酒》云:‘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注云: ‘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②香帶、羅帶:古代男女定情之物。秦觀《滿庭芳》:“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③“杏花”句:化用杜牧《清明》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④“水繞”句:語本秦觀《滿庭芳》詞:“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譯文】 陽關曲唱到了第四聲。香帶輕易地解去,羅帶輕易地剪分。正是杏花時節,漫天雨紛紛。這邊是山繞著孤村。那邊是水繞著孤村。
哪里還有心情端起酒樽。春衫上香味還留存,現在空自灑下斑斑淚痕。一樣的離思別緒,兩處各自失魄銷魂。這邊馬背上是黃昏。那邊樓臺上也正是黃昏。
【集評】 清·況周頤:“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然不善學之,最易落套。亦如詩中之假王孟詩也。劉招山《一剪梅》過拍云:‘杏花時節雨紛紛。山繞孤村。水繞孤村。’頗能景中言情。昔人但稱其歇拍三句。‘一般離思’云云,未足盡此詞佳勝。”(《蕙風詞話續編》卷一)
【總案】 一個一個“特寫鏡頭”拼接在一起,若即若離,似斷實連;其間時、空距離的不斷變換,造成了廣闊的審美心理時、空,蘊含著豐富的審美感受。尤其是同一時間里兩個空間之間的對比,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而以“杏花時節雨紛紛”、“黃昏”,來表現各自在“孤村”、“馬上”、“樓上”的迷茫惆悵、脈脈情懷,又將不同的場景有機地結合起來。“鏡頭”的轉換,還帶來了作者“視角”的轉換。“一般離思”卻是兩種“銷魂”,從相思的雙方分別著筆,寫出各自同而不同的情意,使情意之間在無法流通之中卻仍然有著交流,又能以一種敏稅的目光捉住交流的情景,從而將雙方的情意統攝在一起,全詞構成了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上一篇:司馬槱《黃金縷》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晏幾道《臨江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