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點絳唇》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①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②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③
【注釋】 ①金谷:金谷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所建。石崇曾在園中金谷澗為征西將軍祭酒王詡餞別,故江淹《別賦》中用“送客金谷”為典。②離歌:告別的歌。長亭:驛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③王孫:指行人。萋萋:青草繁茂的樣子。此三句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譯文】 當年奢華的金谷園內,歲歲春草隨意繁滋,可有誰來將這春色料理?枝頭殘花憔悴,伴隨著細雨淅瀝、煙色迷離。又聽到送別的驪歌幽幽響起,送客長亭夕陽已沉西。行人漸行漸遠去,只留下連天衰草無窮無盡,蜿蜒小路,連接著南北東西。
【集評】 宋·魏慶之:“林和靖工于詩文,善為詞。嘗作《點絳唇》云:‘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略)’乃草詞耳,但終篇無草字。”(《魏慶之詞話》)
清·先著,程洪:“(林逋《點絳唇·金谷年年)于所詠之意,該括略盡,高遠無痕,得神之作。”(《詞潔輯評》卷一)
清·許昂霄:“言短意長,所以為佳。若徒稱其終篇不出一草字,此兒童之見也。”(《詞綜偶評》)
近代·王國維:“人知和靖《點絳唇》、圣俞《蘇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闋為詠春草絕調。不知先有正中‘細雨濕流光’五字,皆能攝春草之魂者也。”(《人間詞話》)
【總案】 這首詞名為詠草,卻不象后來一些詠物詞那樣,拘泥于物,窮形盡相,工筆刻畫,而是借春草與離愁別恨的關聯,明言離情,暗切春草。故而字面無一字言草,卻處處詠草,同時還側重在表現詞人對人生的感喟,構思頗為新穎。詞的上片寫荒園暮春之凄婉,在對人世滄桑的興亡感慨和傷春惆悵中,進渡到下片驪歌暮色中的傷離惜別,筆墨淡雅而情感深沉。全詞詠物抒情渾然一體,情景交融,意在言外,堪稱佳作。
上一篇:王禹偁《點絳唇》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賀鑄《點絳唇》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