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漁歌子》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山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歌歸去。①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②下長汀,臨淺渡,驚起一行沙鷺。③
【注釋】 ①棹:劃水行船。陶淵明《歸去耒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浦:小河注入大江之處,或指水濱。②綸:釣絲,嵇康《贈秀才入軍》:“流磻平皋,垂綸長川”。醑:美酒。庾信《燈賦》:“況復上蘭深夜,中山醑清”。③汀:水邊平地,小洲。謝靈運《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隱汀絕望舟,鶩棹逐驚流。” 沙鷺:水鳥名,又名白鷺,俗稱鷺鷥。羽毛潔白,腳高頸長而喙強,棲息水邊。《詩·周頌·振鷺》:“振鷺于飛,于彼西雍。”
【譯文】 楊柳垂下柔絲,花開滿樹,楚地的山間響著黃鶯兒歡快的叫聲,春天的景色隨著暮色逐漸隱入遠山之中。我駕著一葉輕舟,駛出深浦,慢慢悠悠地哼著漁歌往回劃。放下釣絲,飲起美酒,請看,那云霧遮蔽之處的孤村,便是我的家。暮色越來越重,蕩起小船,越過長汀,來到一渡口,正在棲息的沙鷺被驚起,一字排開飛向天空。
【集評】 明·湯顯祖:“老不如漁,良愧其言”。(《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四)
清·李調元:“世皆推張致和《漁父》詞以‘西塞山前’一首為第一,余獨愛李珣詞‘柳重絲,花滿樹’云云,不減‘斜風細雨不須歸’也。”(《雨村詞話》卷一)
【總案】 這是擬漁人生活之作,把在楚江上的打漁生涯描寫得十分平和美好。環境的美是動態的。柳正垂絲,花開滿樹,黃鶯鳴叫,輕舟駛行,沙鷺驚起,人在唱歌,飲酒、談笑遙指,就連不動的青山也慢慢隱入暮色之中,無言的孤村,也在云霧中若有若無。這一切是那樣生動活潑。但是,這動態的景色都飽含著寧靜和平的氣氛,既無戰亂的干擾,又無人事的紛爭,也無生計之煎迫。人(漁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顯得非常和諧統一。也許,這便是作者的桃花源吧。
上一篇:張志和《漁歌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魏承班《漁歌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