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羅隱《魏城逢故人》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羅隱
一年兩度錦城游①,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②,好云無處不遮樓③。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④。
【作者小傳】
羅隱(833—910),本名橫,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人。應進士舉十馀年不第,入湖南幕為衡陽主簿,后又從事淮南、浙西諸鎮。廣明、中和間避亂歸隱池州梅根浦,自號“江東生”。后依鎮海節度使錢镠,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掌書記,充節度判官,后梁開平二年(908)授給事中,遷鹽鐵發運副使。生平見沈崧《羅給事墓志》(《羅氏宗譜》引)、《吳越備史》卷一、《舊五代史》本傳及《五代史補》卷一、《唐詩記事》卷六九、《唐才子傳》卷九等。今人汪德振有《羅昭諫年譜》。其詩多寫懷才不遇,間有譏刺時世者。詩風近于元白,通俗坦直。“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辛苦為誰甜“等至今傳誦人口。尤長七律,洪亮吉《北江詩話》卷六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羅昭諫最感慨悲涼,沉郁頓挫,實可遠紹浣花(杜甫),近儷玉溪(李商隱),……迥非他人所及。”今人雍文華校輯《羅隱集》最完備。
【解題】
此詩作年不詳。題一作《綿谷回寄蔡氏昆仲》。魏城:唐縣名,屬劍南道綿州,今四川綿陽、梓潼之間有魏城鎮。綿谷:今四川廣元。從詩中看出詩人曾有蜀中之游。中間兩聯用移情的手法,將草、云、山、水自然景物擬人化,生動傳神,尤其是頷聯“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尾聯亦韻味深長。
【注釋】
①錦城:成都的別名,見李白《蜀道難》注。②此句意謂芳草對歸客依戀有情,都來阻礙他的坐騎,不讓他走。③好云:成都平原雨多,晴日則有云的日子多。遮樓:樓上的太陽被云遮蔽。④二句意謂今日因你故人談及而回首成都往事,更增身在綿州,和成都相隔淡煙喬木之恨。
上一篇:綦毋潛《春泛若耶溪》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聶夷中《詠田家》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