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①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②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③休將白發唱黃雞。④
【注釋】 ①蘄(qi其)水清泉寺:蘄水,今湖北省浠水縣,在黃岡東。元豐五年(1082)三月,蘇軾在黃州得臂腫病,去麻橋求龐安常就醫,此人耳聾,但醫道高明,蘇在龐家留居數日,針療得愈。嗣后,與龐安常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那里有“王逸少(羲之)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東坡志林》卷一)。這首詞就是游覽了清泉寺后寫的。②蘭芽:蘭草初生的嫩芽。蕭蕭,同瀟瀟,形容細雨下個不停。子規,即杜鵑鳥。③再少(shao哨):重返青春或返老還童。門前流水尚能西:我國地勢的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江河都是從西向東流,自古就有“大江東去”之說。但蘭溪地方卻是從東向西,由此作者聯想到,人的生命也能返老還童。《東坡志林》卷一引此句作“君看流水尚能西”,似是贈龐詩的初稿。④“休將”句:這句的意思是告誡人們,不要象古人那樣徒然悲嘆歲月流逝、自傷衰老。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玲瓏玲瓏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譯文】 山下蘭草的嫩芽浸在溪水里,松林間的沙路潔凈無泥。黃昏細雨中杜鵑聲聲啼。誰說人生不能返老還童?請看門前溪水也能流向西!休在老年時為流逝的光陰悲泣嘆息。
【總案】 這首小令寫于元豐五年(1082)三月,正值蘇軾謫居黃州,處于逆境之時。盡管如此,當歡快的蘭溪從腳下淌過,蘭草叢生的嫩芽撩撥著生命的琴弦,置身在松林間潔凈的沙路上,呼吸著雨后的清新空氣,聆聽著鄉間樹林里傳來的杜鵑美妙的啼鳴時,他從這大自然的音響、新生和不息的運行中獲得永生的啟迪,一種人多么美好的生命之歌涌上心頭,落于筆端,這是人類的不朽的精神財富,這種對失去了的青春的熱情呼喚,對不管處于什么環境中的人,都是一個永恒的鼓舞。
上一篇:晏幾道《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曙《浣溪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