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小重山令 賦潭州紅梅》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②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③ 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④九疑云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⑤
【注釋】 ①潭州:今湖南長沙。此地盛產紅梅,有“潭州紅”之稱。②湘皋:湘江邊的高地。漪(yi醫):水波紋。③幽事:隱秘之事。這里指男女情事。茜(qian欠)裙:大紅色的裙子。這里指女子。④可可:隱約、模糊。⑤九疑: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相傳為舜所葬處。這里用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悲泣思夫比喻相思情深。綠筠枝:其義雙關,一義是指為二妃血淚所沾染的斑竹;又義當指綠萼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綠華。
【譯文】 人繞紅梅不肯離,不覺已到月落時。枝橫花樹小又低,生于水邊愁波起。兒女情長有誰知,東風勁吹含冷意。花事飄零香遠移,紅裙少女去難回。
鷗鳥離去今非昔。惟有遙寄愛憐意,花兒隱隱約約在哪里?夢中仍然情依依。舜帝南巡葬九嶷,二妃泣淚寄相思。相思血淚斑斑滴,滴滴滲入綠竹枝。
【集評】 清·張德瀛:“梅之以色勝者,有潭州紅焉。張南軒《長沙梅園》二首,美其嘉實,樂其敷腴,而不言其色……詞則無逾姜白石《小重山》一闋,白石詞仙,故當有此溫韋之筆?!?《詞征》卷五)
近代·俞陛云:“梅苑人歸,蘅皋月冷,感懷吊古,愁并毫端。其凄麗之致,頗似東山、淮海?!?《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現代·夏承燾:“此詠潭州種之紅梅,詞中‘相思’字,用湘妃九疑事以切湘中,然與本年(陳按:淳熙十三年)懷人各詞互參,似亦念別之作?!?《姜白石詞編年箋?!?
【總案】 此詞作于湘中,時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詞題謂:“賦潭州紅梅”,當系表層語義,其深層含意為念別思人。由“茜裙歸”可知所思為女友,“橫斜”(梅枝)即為其化身,“九疑”綰合潭州之梅。人梅合寫,倍加凄艷。
上一篇:歐陽炯《定風波》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珣《巫山一段云》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