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②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③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④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釋】 ①定慧院:在湖北者黃岡縣東南,即定惠院。蘇軾貶官黃州時在此寓居數月。②疏桐:稀疏的桐樹。漏斷:古代以漏壺盛水刻度計時,漏壺里水滴完了,謂之漏斷,亦即夜深之時。③幽人:幽居之人,即詞人自己。縹緲(piao miao漂渺):隱隱約約,若有若無。④省(xing醒):明白、理解。
【譯文】 一鉤殘月斜掛于稀疏的桐林,更漏已斷,人聲漸趨寂靜。唯有幽居者孑然徘徊,仿佛那飄泊不定的孤鴻身影。孤鴻驚飛卻又頻頻回首,無人理解它滿腔的怨情。一棵棵高枝它不屑一顧,卻棲息在寂寞的沙洲自甘清冷。
【集評】 宋·黃庭堅:“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山谷題跋》卷二)
宋·胡仔:“‘揀盡寒枝不肯棲’之句,或云:‘鴻雁未嘗棲宿樹枝。唯在田野葦叢間,此亦語病也。’此詞本詠夜景,至換頭但只說鴻。……蓋其文章之妙,語意到處即為之,不可限以繩墨也。”(《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九)
金·王若虛:“東坡《雁詞》云:‘揀盡寒枝不肯棲’,以其不棲木,故云爾。蓋激詭之致,詞人正貴其如此。而或者以為語病,是尚可與言哉!”(《滹南詩話》卷二)
清·王士禎:“坡《孤鴻詞》,山谷以為非吃煙火食人句,良然。鯛陽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此與《考槃》相似’云云。村夫子強作解事,令人欲嘔。”(《花草蒙拾》)
清·黃蘇:“此東坡自寫在黃州之寂寞耳。初從人說起,言如孤鴻之冷落;下專就鴻說。語語雙關,格奇而語雋,斯為超詣神品。”(《蓼園詞選》)
【總案】 全詞以人鴻互喻,擬托孤鴻飄泊無定的蹤跡,抒寫自己仕途坎坷的遭遇。人即鴻影,鴻即人形,兩種形象,渾然一體。表面上的自甘寂寞,分明蘊含著孤高兀傲之情,于中可見作者的人格和藝術匠心。
上一篇:陸游《卜算子詠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歐陽炯《定風波》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