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雉(邶風)》言情贈友詩歌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我之懷矣,自詒伊阻①。
雄雉于飛,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實勞我心②。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遠,曷云能來?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③?
不枝不求④,何用不臧⑤?
興土木,起戰(zhàn)事,就有征夫,有征夫就有思婦,于是,征夫與思婦之間那焦灼的期待、纏綿的相思就涌進了古代文學史?!缎埏簟?是其中的一篇,它反映的是丈夫久役不歸,思婦所產(chǎn)生的紛繁復(fù)雜的苦思之情。
在眾多的同類作品中,《雄雉》 何以能流傳千古、吟詠不絕呢? 自然與它的藝術(shù)魅力息息相關(guān)。全詩圍繞著一個 “思”字,運用興、賦等藝木手法,按照人物感情自然發(fā)展的脈絡(luò),逐層揭示出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
詩以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雄雉于飛,下上其音”起興,隨著矯健的雄雉悠悠地飛旋,女主人公的思緒飄向蒼茫的天穹,飄向記憶的深處。她不會忘記與丈夫分手的時刻,從那時起,她就陷入極度的思念之中。同時,“雄雉于飛”也使 “我”想起了丈夫的種種優(yōu)秀品行,不由得自語: “展矣君子,實勞我心?!边@兩句中既有妻子對丈夫的信任、贊美、摯愛; 也反映出她思念的原因: 丈夫是一位誠信、忠厚的真君子,“我心實勞”也是值得的。
第三章,用賦法直陳深切的思念: 白天,仰望著太陽,坐臥不寧; 夜晚,凝視著明月,徹夜難眠。歲月一天一天的流逝,女主人公一天一天的等待,又一天一天的失望,她的思緒如同流逝的歲月綿長不斷。道路千里迢迢,心上的“君子”何時歸來? “曷云能來? ”是她在極度的渴求、極度的失望之時發(fā)自心靈深處的吶喊,懷念之深切、痛苦之深沉,全凝在這一問之中。
末章,是女主人公的祝愿。她在無可奈何之際,只好向遠方的丈夫遙祝:“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枝不求,何用不臧?”連用兩個反詰句,語氣急切,用心良苦,朱熹評論說: “憂其遠行之犯患,冀其善處而得全也。” (朱熹 《詩經(jīng)集傳》卷二)此言得之。擔心丈夫在外不行德,遭到不幸; 希望丈夫行德,“不枝”、“不求”,以便早日平安歸來。不論是 “憂”、是 “冀”,都反映出妻子的一片至情; 同時,也反映出妻子心地的善良、性格的柔順。表面上看,這四句似與“思”無涉,實際上是更深一層地寫出了思念。唯有愛之深、思之切,才有這般的憂慮,這般的祝愿。
作者以思婦的口吻,多角度、全方位地寫了女主人公深沉的戀情、揪心的相思。一位孤寂、癡情、善良的思婦形象呼之欲出,而她,僅僅是 “百爾君子”中一個君子的妻子,像她這樣的思婦,在那個不合理不合情的漫漫歲月里,又何止百個千個!
注釋
①詒:獨留。②展:誠信。③德行:行德,做合乎道德的事。④枝:嫉妒、強暴。⑤臧: 善、好。
上一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題情盡橋》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