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千秋歲》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①梅雨過,蘋風起。②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③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④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注釋】 ①楝(lian練):樹名,三四月開花,其花紅紫色。蔌(su宿)蔌:花落貌。②梅雨:江南梅子黃熟時,常陰雨連綿,稱梅雨。蘋 (pin貧):植物,生淺水中,夏秋開小白花。蘋風句:語出宋玉《風賦》:“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③湘水:水名,發源于廣西興安,經湖南與瀟水、蒸水和沅水匯合,分稱瀟湘、蒸湘和沅湘,總稱三湘。④修竹句:語出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譯文】 楝花飄向階砌,紛紛揚揚的花瓣帶著清香的氣息。黃梅細雨已經過去,從白萍末梢刮來的夏風輕輕地揚起。悠長的情思隨湘水一同遠逝,纏綿的春夢在青翠的吳地山峰間縈回。彈琴和讀書擋不住朦朧睡意,南窗下剛剛睡去,又還被鷓鴣聲聲喚起。
濃密的情意無人捎寄,幽深的怨恨憑誰滌洗?唯有對著修長的翠竹,佇立在疏朗的竹簾里。猶記當初,一曲將闌,梁上的音塵輕拂著小扇;舞蹈才休、輕微的小風掀動著衣袂。夜深人散后,一鉤淡月躍上樓頭,澄靜的天空一碧如水,
【集評】 清·黃蘇:“按無逸,臨川人。第進士,意其筮仕在湖湘間耶?詞意不過寫其宦情淡泊耳。筆墨瀟灑,自饒一種幽俊之致。”(《蓼園詞選》)
【總案】 這是一首懷人詞。由它的意旨所決定,這首詞多綺語,軟語,形象密度較大,而且聽覺、視覺、嗅覺、觸覺,都寫到了。出現在這里的詞人,不再是一介隱士,而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志誠種。不過,隱士的真相終究還是掩藏不住,最后兩句即是確證。“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這是一種澄靜、恬然的境界,這是隱者的審美觀照。這首詞,最精彩的地方就在這里,它使全詞達到一種疏密相間、濃淡相宜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歐陽炯《鳳樓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王安石《千秋歲引秋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