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采桑子》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譯文】 賞花游春失卻了伴侶,獨自一人徘徊尋覓,滿目凄涼。縱使有笙歌吹奏,也還是欲斷愁腸。林間飛舞的彩蝶和出入簾幕的紫燕,各自成對成雙,不去思量,卻偏更思量。此時的綠樹、青苔,沐浴著欲落未落的夕陽殘光。
【集評】 清·陳廷焯:“纏綿沈著。”(《別調集》卷一)
清·陳秋帆:“按諸闋情采足媲《花間》,然玩其詞旨,流麗中有沈著氣象,實軼過之。王靜庵所謂: ‘馮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在《花間》范圍外。’不其然歟?又按所作,多得力於溫,能隨處隱括其意以入詞:取‘時節欲黃昏,無聊獨倚門’句,演為‘無語憑闌只自知’;取‘停梭垂淚憶征人’句,演為‘獨背寒屏理舊眉’;取‘翠鈿金靨臉,寂寞香閨掩’句,演為‘回倚孤屏,不語含情’;取‘淚流玉箸千條’句,演為‘玉箸雙垂’;取‘離別櫓聲空蕭索’句,演為‘如今孤館添蕭索’,渾然無跡,是善于模仿者。”(《陽春集箋》)
近代·俞陛云:“‘夕陽’句寄慨良深,不得以綺語目之。”(《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馮延巳詞多民歌手法,善于運用起興和比喻。這首詞也不例外。全詞觸景感懷,不勝悲涼。上闋直寫失侶獨游之悲,即便笙歌可樂,亦因無人偕游,反增悲愁,愁腸欲斷。下闋逕寫因目睹雙蝶飛舞、雙燕呢喃,又倍增孤獨之感。詞人以彩蝶成對、紫燕成雙暗喻對對情侶,并以蝶燕雙飛之樂興起自己“失卻游春侶”的孑然孤獨之感。結句以景結情,正與上闋“滿目悲涼”照應,寄慨良深。
上一篇:無名氏《醉公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煜《采桑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