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苑鐘聲早,秦郊曙色分。霜凌萬戶徹,風(fēng)散一城聞。已啟蓬萊殿,初朝鴛鷺群。虛心方應(yīng)物,大扣欲干云。近雜雞人唱,新傳鳧氏文。能令翰苑客,流聽思氛氳。
【箋釋】
[長樂] 長樂宮。見本書卷一劉長卿《送從兄罷官之淮南》注。
[漢苑] 漢朝的宮苑,此處指唐宮。杜甫《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愁思胡笳夕,凄涼漢苑春。”
[蓬萊殿] 在陜西省長安縣東。原名大明宮,高宗時改為蓬萊宮。杜甫《莫相疑行》:“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烜赫。”《雍錄》卷三“唐東內(nèi)大明宮”:“大明宮,地本太極宮之后苑,東北面射殿也,地在龍首山上。太宗初于其地營永安宮,以備太上皇清暑……龍朔二年,高宗染風(fēng)痹,惡太極宮卑下,故就修大明宮,改名蓬萊宮,取殿后蓬萊池為名也。至三年四月,移仗御蓬萊宮之含元殿,二十五日,始御紫宸,改咸亨元年,改蓬萊宮為含元殿。長安五年,又改為大明宮,宮南端門名丹鳳,則在平地矣,門北三殿相呇皆在山上,至紫宸,又北則為蓬萊殿,殿北有池,亦名蓬萊池,則在龍首山北平地矣。龍首山勢,至此而盡,不與前三殿同,其高敞也。”
[鴛鷺] 比喻朝臣。鹓和鷺止有班,立有序,故稱。錢起《陪南省諸公宴殿中李監(jiān)宅》詩:“壺觴開雅宴,鴛鷺眷相隨。”
[虛心] 鐘心空虛,故爾扣則聲應(yīng)。
[大扣] 《禮記·樂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
[雞人] 周官名。掌供辦雞牲。凡舉行大典,則報時以警夜。《周禮·春官·雞人》:“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即‘叫’)百官。凡國之大賓客、會同、軍旅、喪紀,亦如之。凡國事為期,則告之時。凡祭祀,面禳釁,共其雞牲。”后指宮廷中專管更漏之人。南朝梁陸倕《新刻漏銘》:“坐朝晏罷,每旦晨興,屬傳漏之音,聽雞人之響。”王維《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鳧氏文] 指鐘聲。鳧氏為古代掌管作鐘的官員。《周禮·考工記·辀人》:“功金之工,筑氏執(zhí)下齊,冶氏執(zhí)上齊,鳬氏為聲。”
[翰苑客] 泛指朝中文官。唐設(shè)有翰林院,以才藝之士充供奉。錢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遺因贈》:“惟將翰苑客,珍秘瑤華音。”
[思氛氳] 謂才思豐富、流暢。氛氳,盛貌。謝惠連《雪賦》:“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張九齡《初發(fā)江陵有懷》:“我行多勝寄,浩思獨氛氳。”
【輯評】
《詩學(xué)全書》卷二:館試題。首二渾破,三句暗頂“曉”字,四句明點“聞”字。三聯(lián)實寫“長樂”之“曉”,四聯(lián)實寫“鐘聲”,五聯(lián)襯寫“鐘聲”。《周禮·雞人》:“夜呼旦以叫百官。”《考工記》:“鳧人為鐘。”結(jié)就試場中繳足“聞”字。
上一篇:《汝南逢董校書》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冬日野望寄李贊府》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