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北京市·明十三陵》古詩詞賞析大全
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縣天壽山下。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毅宗)等13處明代皇帝陵墓,統稱十三陵,建筑十分壯觀。陵的最南端為六柱十一樓,寬29米的漢白玉石牌坊。神路兩側有石獸24座,石人(文臣、武將、勛臣)12座。陵內除葬皇帝外,均有后妃合穴。長陵尚有殉葬的宮妃16個。其中第13帝神宗朱翊鈞的定陵已被打開,揭開了地下宮殿的內幕,供游人參觀,是北京市主要游覽區。
雖有虎龍護寢門,帝魂難以自驕春。
十三陵與游人便,雁草斜行空好音。
明十三陵
[詩名] 十三陵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虎龍護寢門:十三陵正門開在南端,有蟒山、虎峪合抱于兩側,好似一虎一龍踞守陵寢大門。
算盡心機也枉然,定陵門破首開天。
金階玉殿帝王穴,原是萬民白骨環。
[詩名] 十三陵定陵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定陵:是神宗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的陵寢。1956年5月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如神宗的鏤金絲編成的皇冠等,對外開放,供游人參觀。●萬民白骨:定陵修建歷時六年,役使軍匠、工匠達3萬余人,耗銀無計其數。
石槨三年集百工,一人喪葬萬家痛。
選來勝地窀歸處,點在群峰懷抱中。
斷夢簡編諛盛代,無言翁仲立秋風。
今朝燦爛紅旗下,新舊山河迥不同。
[詩名] 明十三陵有感
[作者] 愛新覺羅·溥杰
[注釋] ●石槨三年:指豪華的棺槨本身費時3年,至于定陵的修建據明史記載,共歷時6年(萬歷十二年至十八年)。●窀(zhun,諄)歸處:即墓穴。《后漢書·劉陶傳》:“死者悲于窀穸,生者戚于朝野。”●簡編:古代無紙,書寫于竹,稱為簡;連編竹簡成冊以紀事。后以簡策、簡編、簡牘指史書。●翁仲:銅像或石像的古時稱謂。傳說有阮翁仲者,身長1.3丈,秦始皇使之守臨洮,聲震匈奴,死后始皇鑄其像,置咸陽宮司馬門外,后世以其名石人像,尤其是帝王陵寢前的石像。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明中都城遺址》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北京市·景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