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西江月 新秋寫興》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②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③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④
【注釋】 ①新秋:這里寫的是初秋的七夕。②低昂:起伏升降。指天上日落月升、星換斗移等自然變化。③試新妝:宋時風俗,七夕之日穿著新衣。宋吳自牧《夢梁錄·七夕》:“其日晚哺時,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人間天上:語本李煜《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喻故國淪喪,變化巨大。④海底二句:上句用《神仙傳》里滄海變桑田的典故,下句用牛郎織女七夕渡河相會的故事。都是借指世事的變遷和人生的風浪。晉葛洪《神仙傳·王遠》:“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閱:經歷。
【譯文】 天上一輪明月,升降起伏,一如往昔。人間眾多兒女,如癡似狂,略無變化。入夜時候,到處都是試窗新衣的人群,卻忘記了故國淪喪,巨變滄桑。不知不覺間感受到新秋似水的涼意。相思故國,如今兩鬢已斑白如霜。我夢見了滄海變為桑田,夢見了歷盡銀河風浪。
【總案】 劉辰翁有許多節日感慨之作,皆抒寫亡國后的哀思。寫作此詞,離南宋覆亡大約已有一段時間了。亡國的深哀巨痛漸趨淡化。七夕來臨,人們重又歡慶游樂,一如既往。擺脫不了的亡國愁恨,使詞人總處在凄苦哀怨之中。眾人皆昏,不思故國,恢復已無希望,唯詞人獨醒,更加重了深層的悲哀。這首詞從一個角度反映了當時漢民族的麻木不仁,很容易習慣于現狀,做穩奴隸,不思反抗。這是多少年來專制殘暴的結果,詞人當然還認識不到這一點。面對現實,詞人心事重重,沉淪不可超拔。表現到作品中,則仍是不露聲色、微含諷意。感慨最強烈時便轉借典故和夢境。斂抑吞吐,最斷人腸。
上一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西江月遣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