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清平樂》
清淮北去。千里揚州路。①過卻瓜州楊柳樹,煙水重重無數。② 柁樓才轉前灣。云山萬點江南。③點點盡堪腸斷,行人休望長安。④
【注釋】 ①清淮:即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東流經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蘇省入洪澤湖,洪澤湖以下,主流出三河經高郵湖由江都縣三江營入長江。②瓜州:即瓜洲鎮,在江蘇江都縣南四十里江濱。據《元和郡縣志》載:“昔為瓜洲村,蓋揚子江中之沙磧也,沙漸漲出,狀如瓜字。遙接揚子渡口。自唐開元以來,漸為南北襟喉之處。”地當運河之口,與鎮江斜值。舊有城。今為鎮。③柁樓:即樓船,古代有樓的大船,或有樓飾的游船。柁(duo):同“舵”。④長安:本為唐代都城,這里指代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譯文】 清清的淮水東流南下入大江,千里揚州去路長。行過瓜州古渡口,楊柳堆煙水茫茫。
樓船剛剛轉過前灣,眼前便露出云山萬點好江南。青山綠水雖然美,畢竟局面是偏安。行人休向西北望,長安杳杳堪腸斷。
【總案】 此詞寫舟行江淮之所見所感。詞人由淮河入長江,行盡揚州路,過卻瓜州渡,進入“煙水無重數”、“云山萬點”的江南。然而江南景色雖美,他卻無心欣賞,而是看山山獻愁,看水水供憂,原來他心中在默默地懷念著故國神州?!靶萃L安”正是想望長安,望而不得見,故發為痛切的悲嘆。全詞以寫景為主,按行舟的路線淡淡寫來,頗清麗自然。然而結尾卻異峰突起,揭出故國桑梓之悲,遂令人反觀全篇,始覺詞人有一路不堪為懷之情。此詞幾乎句句用地名,而無斧鑿之痕,亦見匠心。
上一篇:黃庭堅《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晏殊《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