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清平樂》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① 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②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注釋】 ①恣(zi):放縱,任意。②觴(shang):酒杯。南浦(pu):泛指離別之地。語本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浦:水濱。
【譯文】 洛陽帝都,春光已老。楊柳陌上,飛絮蒙蒙,有如雪飄。天津橋上,行上絡繹不絕;橋下流水,終日嗚咽。自古多情,唯在傷別,縱有千柳萬條,怎禁得一春行人,恣意攀折! 行者已然上馬,紛紛猶勸離觴。值此時刻,又聞水浦鶯聲婉轉,更令人斷絕柔腸。馬上平原少年。此情此景,使他憂傷。但前路迢迢,不容彷徨。唯有回首,揮淚千行。
【集評】 清·陳廷焯:“上半闋最見風骨,下半闋稍遜?!?《白雨齋詞評》)又:“‘橋下’句從離人眼中看得,耳中聽得?!?《放歌集》卷一)
近代·丁壽田、丁亦飛:“此詞悲壯而有風骨,不類兒女惜別之作,其作于被貶之時乎?”(《唐五代四大名家詞》甲篇)
【總案】 此詞亦寫送別,然與《菩薩蠻》諸調所寫別情頗有不同,不僅離別之背景由閨閣庭園一變而為都門離帳,而且抒情主人公亦由粉面佳人改換為“平原年少”。尤為重要的是,此詞寫景凄麗,抒情沉摯,筆力遒健,情調悲壯,頗不似一般兒女惜別之作,近人或生寄托之想,以為作于詞人被貶之時,雖不可指實,然亦可謂言出有因。
上一篇:羅椅《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韋莊《清平樂》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