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仁《望少室》原文與賞析
許安仁
名山都不見真形,萬仞盤盤入杳冥。
安得云間騎白鶴,下看三十六峰青。
少室,即少室山。在今河南省登封縣西北太室山西面。少室山和太室山均為中岳嵩山的高峰,少室為西峰,太室為東峰,中峰為峻極山。少室山主峰五寨山為嵩山最高峰,海拔1512米。這里山巒起伏,峻峰奇異,北麓有少林寺、塔林等名勝古跡,是著名的游覽勝地。
詩題為《望少室》,即從遠處、低處的角度觀察、描寫少室山。所以不可能詳盡的描述少室山雄偉壯麗的奇峰異景,而只能憑借大膽的想象、夸張,描繪出一幅充滿夢幻色彩、雄奇瑰麗的畫卷。
首句“名山都不見真形”,用“不見真形”突出其高聳入云之勢,起筆頗有氣勢,不同凡響。正因為其高,高入云天,所以使人無法料知其究竟有多高,望不到頭,看不到它的真面目。“真形”一詞使少室山若隱若現的形態活生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由于云霧繚繞,致使少室山各峰忽隱忽現,難見真形。
“萬仞盤盤入杳冥”,第 二句著重寫少室山之高。萬仞,極言其高。盤盤,是回旋往復的意思。杳冥指天空。這一句還是對“不見真形”的少室山的進一步描繪。萬仞高山曲曲折折,回旋盤繞,伸入杳杳青冥間。洪亮吉《登封縣志》載葉封詩《少室》云:“少室如蓮花,舒萼容四望。周遭莽互回,奇秀難比狀。十步一易形,惝怳眩方向。”可以說是對前兩句”名山都不見真形”的很好解釋。只“盤盤”兩字就寫出了少室山峰巒起伏、層巒疊障的氣勢。李白 《蜀道難》也云:“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前二句從仰視的角度描寫少室山雄偉壯麗的風姿,語言精練概括,言約意豐,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
第三句,“安得云間騎白鶴”,意思是說什么時候才能騎上白鶴在云霧間自由翱翔呢? 白鶴是古時仙人所騎,這里是作者的想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安得”實際反映了作者的這一理想是無法實現的,也有“如果能”,“假如能”的意思在內,這樣便引起末句“下看三十六峰青。”
三十六峰指少室山有三十六峰,遠望如千葉芙蓉,與天俱翠。詩人浮想聯翩,如果能騎上白鶴在白云間翱翔,那么,向下就能看到少室山三十六峰青翠蒼綠的奇秀景象了。《元和志》“少室山高十六里,周三十里,凡三十六峰。”因唐人有少室若蓮之句,所以后世稱少室山為九頂蓮花。
后兩句是從俯視的角度寫少室山,與前兩句正好相對。從全詩來看,作者完全采用虛寫的手法,大膽的夸張想象,極富浪漫色彩。后兩句極富李白詩的風韻,李白曾有“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詩句,盡管許安仁的詩比不上李白詩的豪放,不過,從全詩來看,還是寫得很有氣勢的,值得玩味。
上一篇:李白《望九華山贈青陽韋仲堪》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杜甫《望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