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余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首《閨意》從詩面上看,是寫一個新娘妝扮完將見公婆時的情景和心理。它選擇了極富美學(xué)趣味的如畫場面:新婚的洞房中花燭未滅,新娘早已梳洗打扮停當(dāng),準(zhǔn)備到堂前去拜見公婆。由于這是首次拜見,印象好壞關(guān)系著她一生幸福,所以她不安而羞澀地請托以終身的夫婿審視一下,自己的妝扮是否合時,能否中公婆的意。“低聲”二字傳神地刻劃出嬌媚的新娘又甜蜜又羞澀、既自信又不踏實的微妙心理。
從這首詩的另一個詩題《近試上張水部》看,不難明白詩中另有含意。這是越州才子朱慶余干謁的一首行卷詩。唐代的進(jìn)士考試并不密封卷。主考官除看學(xué)生試卷外,還要考慮此人有無達(dá)官貴人、社會名流之稱揚、推薦。初唐時陳子昂買琴砸琴,并向趕來聽琴者贈文,一時名聲大噪。白居易進(jìn)京后以《賦得古原草離別》干謁顧況而大受贊賞,經(jīng)廣泛推薦,很快聞名于京都。這些都是當(dāng)時有名的例子。當(dāng)時張籍任水部員外郎,又是一位大詩人,朱慶余想通過行卷求得他的幫助。詩中的夫婿喻指張水部,舅姑比的是主考官,全詩的寓意為:很快要參加進(jìn)士科考試了,雖然相信自己的才學(xué),但還是要向您請教,不知我寫的詩文能否合主考官的胃口?
這首詩描繪的畫面極優(yōu)美,人物的微妙心理也刻畫入微,有極大的審美價值。更難能的是與其所寓意銖兩悉稱,達(dá)到渾然天成的境界,從而不能不使人嘆服詩人想象的豐富,構(gòu)思的巧妙。而這也是它能從無數(shù)行卷之作中脫穎而出被眾口傳誦的原因。難怪張籍讀了這首詩后,立即回贈一首七絕,稱贊“新娘”是“自知明艷更沉吟”的“越女”,夸他“一曲菱歌敵萬金”。此后,張籍又向朱慶余要來新舊詩文二十余篇,經(jīng)常向人推薦,朱慶余的詩名于是廣泛傳播,終于,在敬宗寶歷二年(826)被“舅姑”相中,考取了進(jìn)士。
慶余遇水部郎中張籍知音,索慶余新舊篇,擇留二十六章,置之懷袖而推贊之。時人以籍名重,皆繕錄諷詠,遂登科。慶余作《閨意》一篇以獻(xiàn)……籍酬之曰: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由是朱之詩名,流于海內(nèi)矣。(尤袤《全唐詩話》卷三)
予獨愛朱慶余《閨意》一絕……細(xì)味此章,原不談量女之容貌,而其華艷韶好,體態(tài)溫柔,風(fēng)流蘊藉,非第一人不足當(dāng)也。歐陽修公所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工,斯之謂也。張籍酬其篇云: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直萬金。其愛之重之可見矣。(洪邁《容齋隨筆》)
上一篇:《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