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天腳遙遙起半虹,濤聲倏吼錦囊東。
天教鐵颶吹郎轉,愿得朝朝見破篷。
屈大均是清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雷陽曲》是他描寫“雷陽”亦即廣東雷州半島南部風土人情的組詩。上面這首詩即借當地的自然景物,表現女子對情郎的思念之情。
雷州半島三面臨海,多颶風。這首詩第一句所寫為颶風將來之兆,第二句寫颶風來臨,第三句是颶風的結果,亦即它把出海的情郎給吹轉了回來;第四句則是詩歌女主人公的主觀愿望——“破篷”也就是“半虹”,因為它一出現,颶風就要來臨;颶風一來臨,情郎就無法再出海,所以詩歌女主人公希望天天看到“破篷”,這樣情郎也就可以天天和自己在一起了。
這首詩充滿民歌風味。它表現女子對情郎的思念之意,并不像一般愛情詩那樣直接從正面去傾吐,而是委婉地從側面來反映,說女主人公希望海上起颶風把情郎吹轉回來。并且,海上起颶風,這本來是自然界的一種惡現象,既可能給沿海的居民帶來災難,又使得出海的漁民不能繼續作業,然而女主人公卻“居心不良”,偏偏希望颶風來臨,甚至還是特大的“鐵颶”。她想借這種大自然的災害,來實現自己天天和情郎相聚的愿望,獲得愛情的幸福。詩歌正是抓住這樣一種微妙的心理,刻畫女子對情郎的思念之切;其感情之熾烈,愛情之真摯,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歷代文人的許多愛情詩,往往“放之四海而皆準”,不一定切合某一個具體的地方。而屈大均這首《雷陽曲》,卻能緊扣“雷陽”來寫。如,“錦囊”是當地實有的地名;“半虹”為颶風將要來臨的征兆,也是南海一帶特有的景物;特別是“半虹”叫做“破篷”,特大的颶風叫做“鐵颶”,這就更是雷州人的地方語言了。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曾在原詩中加上了長長的注釋,只恐外地讀者不能索解。其地方色彩及鄉土氣息之濃厚,由此可見一斑。
這首詩還富有濃郁的浪漫情調。它寫女主人公希望起颶風把情郎吹轉回來,這實際上是一種想象;颶風并非一般而是“鐵颶”,這實際上做了夸張。夸張和想象,是浪漫主義詩人最常用的方法。而詩歌雖然寫到“鐵颶”,寫到“濤聲怒吼”,但是絲毫沒有恐懼的感覺,相反地卻為女主人公造福,這又顯示出浪漫主義的精神。總之,它的調子完全屬于積極浪漫主義。這同屈大均的整個詩風,是恰相一致的。
上一篇: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四)》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趙執信《感事》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