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王世懋·橫塘春泛》原文賞析
吳姬小館碧紗窗,十里飛花點玉缸。蠟屐去尋芳草路,青絲留醉木蘭艭。 山連暮靄迷前浦, 云擁春流入遠江。 棹里長干聽一曲, 煙波起處白鷗雙。
這首《橫塘春泛》,以濃麗而又清新的筆調,寫出了春日泛舟時見到的綺麗、旖旎的風光,表現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寫景狀物生動形象,語言文字穩稱工致,頗能代表詩人風格的一般。
橫塘有兩處,一在蘇州附近,一在南京市南。細參詩意,這里的橫塘是指南京市南的橫塘。詩中雖有吳姬,但并非專指蘇州吳門女子,而是泛指吳地女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詩: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句中吳姬即是指南京酒店中的女子。本詩第七句中“棹里長干聽一曲” 中的“長干”,也是古金陵里巷名,故址就在今南京市南; 所歌《長干曲》,不管是樂府古辭,還是李白的《長干行》,抑或是崔顥的《長干曲》,都與金陵相連,而與蘇州無涉。特別是崔顥《長干曲》中的“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更是把長干與橫塘連在一起的,當然是指南京的橫塘了。這南京的橫塘本為堤塘名,三國時吳筑于建業 (即今南京市)南的淮水 (即秦淮河) 兩岸。這里的橫塘實際是指秦淮河,因此“橫塘泛舟”,其實就是秦淮河泛舟。金陵為六朝故都,也是朱元璋建都之地,在明朝后來成為與北京相對的 “南京”,十分繁華,特別是秦淮河一帶,歌樓酒肆,芳草長堤,更是游覽勝地。本詩所描寫的情景,正是當時南京的繁華風光。明乎此,對于準確理解這首詩的內容,具有重要的意義。
詩中以作者自己所乘的游船為中心,在悠然自得的緩緩行進中,隨意欣賞著沿河景色,涉目成趣,通過精美的語言,把秦淮河兩岸和水中的人物、景象,井然有序地交織在一起,顯得春光無限,賞心悅目,給讀者以清新明媚的美的享受。
在前兩聯中,作者先寫見到沿河兩岸的景象。首聯“吳姬小館碧紗窗,十里飛花點玉缸。”在碧紗半籠的精致的小酒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吳姬正在勸酒,那漫天飛舞的柳花,飄落點綴在精美的酒杯上(缸,此處指酒杯)。頷聯“蠟屐去尋芳草路,青絲留醉木蘭艭。”再看那芳草萋萋的小路上,人們穿上剛剛打了蠟的木底鞋(“屐”,音ji,鞋子的一種,通常指木底的),正在乘興尋路踏青;在江邊的木蘭小舟(“艭”,音shuang,小船)中,歌女(即“青絲”,本為黑而軟的頭發,此指歌女)還在勸留醺醺然已有醉意的客人。這兩聯,通過對游人的活動和自然景物的描寫,把秦淮河兩岸的融融春意,表現得十分具體而又生動。可以想見,四野游人如織,歌樓酒店在河邊鱗次櫛比,沿河的歡聲笑語,到處頻頻傳出,與潺潺的水聲融成一片,組成了一支醉人的春意交響曲。此時,作者小舟輕移,陽光融和,春意駘(dai)蕩,仿佛神游于一幅美妙的畫圖中。
如果說,前兩聯先寫兩岸景色,是從近處著手,筆墨較實,那么到后兩聯,作者就有意把詩情轉向秦淮河中,隨著水流方向往大處和遠處開拓,筆墨也更加空靈。在虛實相生中,把泛舟的所見所聞表現得更加豐富多彩而又形象生動。
頸聯“山連暮靄迷前浦,云擁春流入遠江。”在河中游著游著,不覺到了傍晚,詩人順水望去,只見前面的水濱,青山在暮靄中顯得有些迷蒙;晚云低低地涌動著一河春水,正向那遠處的長江滾滾流去。這一聯對仗工整,銖兩悉稱,而且畫面在開闊中籠罩著迷蒙,在迷蒙中又有滿江春水浩浩東向的雄壯,詩情畫意,十分深厚,堪稱佳句。因為有了這一聯作骨干,所以全詩在精致中便不顯得纖巧,詩人在安排上頗具匠心。尾聯“棹里長干聽一曲,煙波起處白鷗雙。”在繼續前行的槳聲中,聽得唱起了當地頗有特色的《長干曲》,那歌聲婉轉悠揚,悅耳動聽,使得薄暮時分的江上更增添了悠遠的情趣。這里“長干”有雙關意義,既指《長干曲》,它一般多寫長干里一帶船戶婦女的生活感情,富有民歌氣息,同時也指與秦淮河和長江相連的長干里一帶,點明詩題中的“橫塘”。此時,淡淡的江霧也從波間升起,一雙雙白鷗正在低低的飛翔,好像正在動人的歌聲中尋找歸宿之所。一江春意,從白天的熱鬧繁華,轉入了近晚時分的寧靜,仿佛更加美好。整首詩如同一幅長畫,從設色濃麗的畫面逐漸向淡遠迷蒙發展,富于變化,耐人尋味;又像一支樂曲,在繁弦急管的吹奏之后,慢慢地轉入了輕松愉快的樂段,顯得余音裊裊,韻味無窮。此時,我們仿佛看到詩人正在行船歸去,那秦淮河兩岸的春日美景,從朝至暮,給我們真切地展現出了四百多年前的迷人的風情,詩歌以它感人的藝術力量,扣動著讀者的心扉,令人難忘。
這首詩全用白描手法,細細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和江中的美景,看來都是客觀描寫,沒有一點個人感情的痕跡。然而,正如王國維所說: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在生動形象的描寫中,其實已經融進了詩人的一片深情。讀了這首詩,使我們分明感到詩人在那十里飛花、芳草滿地、云擁春流、白鷗雙雙的景象中,面對良辰美景,那欣欣然、怡怡然的神情,從而產生出一種審美的愉悅和對于風光的熱愛。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 “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此詩景中有情,含而不露,耐人咀嚼和回味,真可謂“妙合無垠”也。
上一篇:古詩《舒位·梅花嶺吊史閣部》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夫之·正落花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