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直文集序
至治之極,教化既成,道德同而風俗一,言理者雖異人殊世,未嘗不同其指。何則?理當固無二也。是以《詩》《書》之文,自唐虞以來,至秦魯之際,其相去千余歲,其作者非一人,至于其間嘗更衰亂,然學者尚蒙余澤,雖其文數萬,而其所發明更相表里,如一人之說,不知時世之遠、作者之眾也。嗚呼!上下之間,漸磨陶冶,至于如此,豈非盛哉!
自三代教養之法廢,先王之澤熄,學者人人異見,而諸子各自為家,豈其固相反哉?不當于理,故不能一也。
由漢以來,益遠于治。故學者雖有魁奇拔出之材,而其文能馳騁上下、偉麗可喜者甚眾,然是非取舍不當于圣人之意者亦已多矣。故其說未嘗一,而圣人之道未嘗明也。士之生于是時,其言能當于理者,亦可謂難矣。由是觀之,則文章之得失,豈不系于治亂哉!
長樂王向字子直,自少已著文數萬言,與其兄弟俱名聞天下,可謂魁奇拔出之材,而其文能馳騁上下、偉麗可喜者也。讀其書,知其與漢以來名能文者,俱列于作者之林,未知其孰先孰后。考其意,不當于理者亦少矣。然子直晚自以為不足,而悔其少作。更欲窮探力取,極圣人之指要,盛行則欲發而見之事業,窮居則欲推而托之于文章,將與《詩》《書》之作者并,而又未知孰先孰后也。然不幸蚤世,故雖有難得之材,獨立之志,而不得及其成就,此吾徒與子直之兄回(字深甫)所以深恨于斯人也。
子直官世行治,深甫已為之銘。而書其數萬言者,屬予為敘。予觀子直之所自見者,已足暴于世矣,故特為之序其志云。
茅鹿門曰: 意見好。
張孝先曰: 道,一也,而其說不能一者,圣人之道未嘗明也。是非取舍不衷于圣人,雖有魁奇拔出之才、偉麗可喜之文,亦何所用乎?序子直文集而稱其多當于理,卒乃嘆其蚤世而學道不就,蓋深惜之也。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王君寶繪堂記》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王平甫文集序》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