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言詩·漫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杜甫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原詩今譯】
楊花兒將小路鋪白了,如同白氈,
荷葉兒擠浮在小溪上,迭似銅錢。
剛剛探出頭的筍芽令人難以瞧見,
沙灘上的小野鴨正偎著母親睡眠。
【鑒賞提示】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散步林間溪上,看到的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圖。有一天,詩人沿著浣花溪畔的林間小徑信步走去,可是忽然腳下的小路不知什么時候落下了小米粒似的小而白的楊花,好象是鋪上了一層毛茸茸的白氈,這使詩人記起了現在原來已是初夏節候。再抬頭一看,又看到了圓圓的荷葉也早已點綴在滿溪水中,又青又圓,仿佛是一枚枚層層疊疊的青錢。第一句中,詩人用“糝徑”和“白氈”形容楊花的鋪落路面,形容逼真、精煉。第二句中則用兩個動詞“點”、“疊”和一個比喻“青錢”,將水中初生的荷葉摹寫得十分傳神。這兩句,一句寫林間,一句寫溪上。是詩人無意中所看到的。接著,詩人的眼光重又落到了林中,發現在竹林間,一只只小幼雉出沒在筍根叢中,不詳細看的話,還真不容易發現呢! 而浣花溪岸邊的沙灘上,有一只小鳧正偎在母鳧身邊熟睡。詩人在這兩句詩中,不再用比喻,而是采用了白描手法,簡單勾勒,其中“傍”字,寫雛鳧在母鳧身邊熟睡的那種安全感,顯得十分真切。這兩句寫的是詩人的進一步發現,順序上也和上兩句一樣,一句寫林間,一句寫溪邊。
本詩的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形式上則體現了杜甫絕句的又一特點,即全詩都用對句。這種絕句,其實是截律詩的中間二聯而成的。杜甫很喜歡在絕句中全用對句,同樣很著名的一首詩《絕句四首》之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也是如此。另外,這首詩采用每句描寫一個單獨的畫面,四個畫面又分成林間和溪上兩組,分別以詩人的目光組接在一起,成為一幅有機的總體畫面,從而使整首詩的格調和諧一致。這一點也和我們上面所舉的那首絕句一樣。
《絕句漫興九首》寫于杜甫于長期漂泊流浪中暫時得到安定的時期,這時期,由于生活較為安定平穩,使得作者得以享受到以前不能享受到的天倫之樂,同時,優美寧靜的大自然生活也使得他受傷流血的心靈獲得了撫慰。因此,這時期他的詩歌在他的全部創作中別具一種特色,即一反愁苦抑郁而變成一種輕松活潑的調子,這和當時詩人心情的愉悅和寧靜是分不開的。從上面這首詩中,詩人對大自然的摯愛、對動物之間天倫之樂的深入體察,以及詩人仿佛兒童般的活潑語言,我們不難發現一向以憂國憂民著稱的詩人不是同樣也具有深厚的人情味嗎?正是這種人情味、這種對人倫、對萬物的深沉的博愛,成為詩人愛國愛民的仁者之心的基礎。
上一篇:杜甫《七言詩·漫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白《五言詩·獨坐敬亭山》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