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七言詩·晚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韓 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原詩今譯】
草木啊,深知春光不久留,
百花啊,吐蕊放香互爭斗。
素樸的楊花、榆莢少才情,
只懂得像雪片一樣滿天舞。
【鑒賞提示】
韓愈的《晚春》沒有艱深難解的字句,意思很明白:草木憐惜春天快要逝去了,所以花兒爭相表現(xiàn)出千般艷麗、萬般嬌媚。而楊花榆莢沒有花兒們?nèi)f紫千紅的顏色,隨風飄灑,好像漫天雪花飛舞。如果直白地解釋,這首詩也就到此為止了。
這首詩一直為人們所喜愛,首先在于它寫得通俗易懂。它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使草木有情,楊柳知意,把一段闌珊春光寫得有了生動的內(nèi)容?;▋悍路鹬来禾觳痪昧耍鸵湃チ?,使出渾身解數(shù),爭芳斗妍。用“斗”字給花兒們陡然注入了一種互不相讓、爭先恐后的精神。而楊花、榆莢卻具有一種不愿為人知曉的渾厚和質(zhì)樸,不去和姹紫嫣紅的花朵攀比,只自由自在地在旖旎春光中如雪翻飛。有人認為韓愈這首詩含有譏諷之意,如果拘泥于“無才思”三個字,認為韓愈一定是嘲笑某些人,這樣理解未免顯得有刻薄,也就很難從詩本身出發(fā),對詩味進行品評、領(lǐng)略。
這首詩的精彩之處,還在于它選用了表現(xiàn)色彩的字。詩的第一層意思寫百花爭艷,用了紅、紫二字,前面冠以“百般”,紅與紫就不是單一的大紅、大紫,顯示出各種層次的深深淺淺、濃濃淡淡,加上“斗芳菲”,不僅春色秾麗,且芬芳馥郁,一派熱鬧的晚春景象如在目前。第二層意思說楊花榆莢迎風如雪。“雪”不是色彩的字,但著一“雪”字,自然而然使入聯(lián)想到白色。白居易有“白雪花繁空撲地”句,也是寫楊花柳絮的。那楊花榆莢,撲撲簌簌,漫天遍地,似晴空飄雪,氤氳的春光中,又增一種花,又添一樣色,又現(xiàn)一派奇景。紅白相襯,春光分外明麗、動人。如果滿眼只有大朵紅紫,少了這斜穿庭樹的似雪飛花,春色豈不教人覺得有點單調(diào),有點微微的缺憾了嗎?
吳融有一首詠楊花的詩: “不斗秾花不占紅,自飛晴野雪蒙蒙。百花長恨風吹落,惟有楊花獨愛風?!备桧灄罨m不及桃李之繁茂、紅艷,但獨異群花,自占一分春光。如果和韓愈這首詩對照起來看,韓詩把晚春的景色刻畫得更為傳神,它通過對花的輕輕點寫,傳遞出詩人內(nèi)心對晚春景物的獨特感受。
上一篇:楊萬里《七言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戴復(fù)古《七言詩·月夜舟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