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南鄉子》·紹興太學生
紹興太學生
洪邁被拘留,稽首垂哀告彼酋。七日忍饑猶不耐,堪羞!蘇武爭禁十九秋? 厥父既無謀,厥子安能解國憂?萬里歸來夸舌辯,村牛!好擺頭時便擺頭。
這首《南鄉子》很可能是一首紹興年間流傳于太學生中間的集體創作。它是諷刺向金人屈服的使臣(名叫洪邁)的作品。
洪邁在宋高宗末年出使金國。他剛到那里時,頗能表現一點堂堂使臣的氣派,要求用平等的禮節與金主相見。可是,金人蠻橫地把他關在使館之中,接連七天不供給他食物。他馬上屈服,向金人磕頭跪拜,稱臣乞憐,完全喪失了一個使臣所應有的氣節。本詞開頭兩句說的就是這個故事。詞中以蘇武進行對比,蘇武是漢武帝派到匈奴去的使臣,匈奴單于逼他投降,他不肯,被流放在北海牧羊,餐風宿露,受盡折磨,始終不屈服,堅持斗爭了19年,后來終于回到長安。兩相對照,軟骨頭的洪邁不就顯得更可恥了嗎?詞的下片進一步對洪邁回國后的裝腔作勢進行揭露和諷刺。“厥父”即“其父”,指洪邁的父親洪皓。他也曾出使金國而被扣留,在那里呆了15年才被放回。“厥子”即“其子”,指洪邁。“村牛”,也就是“蠢貨”、“笨蛋”的意思。“好擺頭時便擺頭”,是說洪邁得著機會就喜歡搖頭擺尾。
上一篇:秦觀《南鄉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朱熹《南鄉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