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踏歌〕手拉手,兩腳踏著節(jié)拍唱歌,是一種民間歌唱藝術(shù)。〔桃花潭〕在歙州涇縣(今屬安徽)西南。
李白是一位富有感情的詩人,他冀望得到知心朋友,追求比金錢價值更為高貴的真誠、深摯的友情,“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贈友人》),因此,他的許多表現(xiàn)他和文友、知交之間坦率、懇至的友情的詩篇,具有一種沁人心肺的感人藝術(shù)力量,令人傾倒。
《贈汪倫》是描寫友情的膾炙人口的名篇,語淺情深,意近神遠,深得后人贊賞。李白在天寶十三、四載,往來于宣城各地,結(jié)識涇縣人汪倫,往還甚密,他寫過《過汪氏別業(yè)》二首。《贈汪倫》便是一首贈別詩。詩的首句,直敘其事,寫李白即將離開涇縣。次句用“忽聞”承接,寫主人送客,未見其人,先聞歌聲;這里用的是曲筆,詩人并沒有直接描寫主人汪倫的容貌、形態(tài),卻描寫他帶領(lǐng)村人踏地為節(jié)拍,唱著當?shù)氐母柚{來送行,用熱烈歡快的場面,襯托汪倫深厚的情意。李白面對主人的盛情,內(nèi)心很是激動,詩的三、四句,便是發(fā)抒他的由衷的感激之情的。謝榛說:“太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興也。”(《四溟詩話》卷二)桃花潭正是李白“乘舟將欲行”的地點,詩人即地起興,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巧妙地將送別地點與友朋的情感勾連起來,真摯地表達了詩人與汪倫間的深情厚誼。不說汪倫的友情好象桃花潭水一樣深,卻說“深千尺”的“桃花潭水”還不及汪倫送別我時的深情,那么,汪倫的友情該有多深呢?如此表情,語雖盡而意未盡,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愈益耐人尋味。沈德潛評論這首詩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zhuǎn)換間。”(《唐詩別裁》)沈氏此解,真有見地。
上一篇:《贈衛(wèi)八處士·唐·杜甫》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贈范曄詩·南朝宋·陸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