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二首(其一)
杜 牧①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②。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③。
【注釋】
①杜牧:見《嘆花》。
②娉娉裊裊:形容女子體態輕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齡。豆蔻:據《本草》載,豆蔻花生于葉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常以比喻處女。
③“春風”二句:意謂繁華的揚州城中,十里長街上有多少歌樓舞榭,珠簾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麗,但都不如這位少女美麗動人。
【賞評】
這首詩真是晶瑩剔透,麗語天成。全篇不過寫這女孩有多么美,但語句清新,情意真摯。首句勾繪出一個淡淡的少女身影,第二句卻不接著細說她長眉如何,鴉鬢如何,而寫了另外“不相干”的事物:清晨里,春暖初,茸茸枝頭一朵紅色豆蔻。回顧前句,讀者方知花非花,乃是開始所言的少女。這兩句實在能令人心中升起晴柔春光般美好的感情,又令人想起一系列詞匯,如清新、純潔、懵懂、美麗……李漁說美人之有“態”,如火之有焰,燈之有光,金銀之有寶色,那這兩句就好在描寫出了所贈別的女孩之“態”,全未落到實處。
后兩句接著前面春意盎然的氣氛,說到春風十里揚州路上,樓閣簾幕中晨妝罷了,多少粉黛佳人卷起珠簾,但和這位女孩比起卻都要遜色一層。
這首詩句句有數字,“十三余”、“二月初”、“春風十里”、“總不如”,每個字都用得好,使詩情跌宕流利,讀罷口角余香。現代讀者也許會說,“十三余”,還不過是個小孩子嗎。讀詩原不必死摳字眼,只有“十三”方配得上詩中所寫的初春清晨般的感覺,假如“二八”便難免嫌秾麗了。
上一篇:張 祜《贈內人》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崔 郊《贈婢》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