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項籍·垓下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①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②
【注釋】 ①騅(zhui追):毛色青白間雜的馬。逝:行。②虞阿:項籍寵愛的侍姬。若:你。
【譯文】 空有拔山的氣力呵,空有蓋世的豪氣!時運不濟呵,駿馬再也難奔馳!駿馬難飛呵,不可期!虞姬虞姬呵,我當如何安排你!
(王 洪譯)
【集評】 明·王世貞:“《垓下歌》正不必以‘虞兮’為嫌,悲壯嗚咽,與《大風》各自描寫帝王興衰氣象。千載而下,惟曹公‘山不厭高’、‘老驥伏櫪’,司馬仲達‘天地開辟’、‘日月重光’語,差可嗣響。”(《藝苑卮言》卷二)
明·胡應麟:“項王不喜讀書,而《垓下》一歌,語絕悲壯。‘虞兮’自是本色。屈子孤吟澤畔,尚托寄美人公子,羽模寫實情實事,何用為嫌?宋人以道理言詩,故往往謬戾如此。”(《詩藪·內(nèi)編》卷三)
明·鐘惺:“真有情、真不負心人。妾與馬俱舍不得,此一念便是不能殺漢王之根。”(《古詩歸》卷三)
明·譚元春:“味‘力拔山兮’二語,霸王已大悟矣。‘可奈何’、‘奈若何’,哀哀深致,非粗人語。”(同上)
清·施閏章:“想項王粗豪人,‘拔山’一歌,重念‘虞兮’,煞甚凄惋,有放不下處。”(《蠖齋詩話》)
清·沈德潛:“‘可奈何’,‘奈若何’嗚咽纏綿。從古真英雄必非無情者。”(《古詩源》卷二)
清·張玉谷:“上二,自表平素無敵,點清目下被圍,順插‘騅’字;三句,承上遞下;末句,收到愛姬可惜。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可奈何’,‘奈若何’,真極纏綿嗚咽。”(《古詩賞析》卷三)
【總案】 項王乃一世豪雄,起兵江東,屠城掠地,解鉅鹿之圍,降章邯之兵,所向披靡。在楚漢之爭中,縱然敗亡已成定局,觀其于垓下之戰(zhàn)中潰圍、斬將、奪旗,依然是一派英雄本色。而人有嘆惋其《垓下歌》之愛憐虞姬是英雄未免兒女情長。惜彼但知項羽為霸王,卻不解項王也是尋常男兒,人情所本,俱蘊于心。所謂無情未必真豪杰,愛戀、憤恨、鄙棄、憐惜,皆發(fā)于心而形于聲色,唯其如此,方是英雄項籍。
(蔣方)
上一篇:楚辭《賈誼·吊屈原賦》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雅·小雅·谷風之什·大東》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