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郊
誰言碧山曲, 不廢青松直。
誰言濁水泥, 不污明月色。
我有松月心, 俗騁風霜力。
貞明既如此, 摧折安可得。
孟郊是中唐時代創作很有成就、為人很有骨氣的一位詩人,但又是不容于時、窮困潦倒的一介寒士,因此,在詩人的筆下,頗多失意的怨憤和窮愁的悲嘆。這首《寓言》詩,就集中反映了詩人憤世嫉俗、潔身自好的品格和志趣。
詩的前四句由興入題,歷數青松與明月的高潔品格。盡管青山蜿蜓曲折,但生長在青山的蒼松卻能枝干挺直,不作彎曲俯伏之態;盡管泥水混濁污穢,但映于水中的月亮仍是皎潔明亮,不會因此而失去半點光澤。青松與明月,能在險惡的自然環境中不受影響,卓然獨立,這就很自然地讓詩人聯想到自身的遭際:“我有松月心,俗騁風霜力。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詩人說,我的品格與志趣,也恰似青松明月,盡管現實社會的黑暗、不平,象隆冬的風霜,肆意橫行,試圖把我摧折;但是,既然我有這樣高潔的品格,又怎么會在這種打擊下被擠垮呢?
詩人的這番表白當然不是無病呻吟。韓愈在《送孟東野序》這篇著名的散文中曾經說過:“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人間的不平,加之于孟郊之身者,確實可謂多矣,貧病、饑寒、落第、失意、喪子、流離,這使他更多地感受到了社會環境的險惡,體會到了下層人民的悲苦,并訴諸筆端,反映在他傳世的眾多詩篇中。可貴的是,詩人在迭遭打擊、潦倒終生的處境下,并沒有頹廢消沉,仍能做到“不墜青云之志”,卓然保持自身人格的獨立性。這種心態,在這首詩中得到了強烈的反映,表現了一個正直詩人難能可貴的操守。
后人稱孟郊為“苦吟詩人”,說明他在詩歌語言的鍛造上十分著力,有人并認為他的詩“聱牙崛奇”。當然,對于孟郊的一部分詩歌來說,這個評語不無針對性。但孟郊同時也寫出了不少象本詩這樣平實樸素的詩篇,用樸素的語言來申述觀點、抒發感情、創造意境,于平淡中顯示深沉。同時,詩人的駕馭語言,似又不單停留在語言樸素的境界上,比如這首短詩多處使用設問、反問句式,并采用重濁的仄聲韻,造成強烈的迫促的節奏、音響效果,同詩人內心積壓的怨憤、堅持操守的決心十分協調合拍,表現了極其深厚的藝術功力。
上一篇:《宿靈鷲禪寺·宋·楊萬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小松·唐·杜荀鶴》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