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召南·行露》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①
誰謂雀無角,②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
何以速我獄?③雖速我獄,室家不足!④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⑤誰謂女無家,
何以速我訟?⑥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⑦
【注釋】 ①厭浥(yi邑):濕貌。行露:道路上的露水。夙夜:早夜,指天色未明時。謂: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謂,疑‘畏’之假借。‘謂行多露’,正言畏行道之多露耳。” ②角:鳥嘴。③女:汝,你。無家:沒有家室,沒有娶妻。速我獄:使我吃官司。速,招致。④室家不足:謂要求同我結婚成家的理由不充足。⑤墉(yong擁):墻。⑥訟:訴訟。⑦女從:即從汝,嫁你。
【譯文】 道上的露水濕漉漉。難道不想起早趕路?就怕露水濕透了衣服。誰說麻雀沒有嘴巴,卻怎么啄穿了我的屋?誰說你還沒有成家,卻為何想把我投進監獄?即使真把我投進了監獄,你逼婚的理由也不充足!
誰說老鼠沒有長牙,卻怎么打通了我的墻?誰說你還沒有成家,卻為何想把我逼上公堂?即使真把我逼上了公堂,我也決不嫁給你這黑心狼!
【集評】 清·姚際恒:“(一章)此比也。三句取喻違禮而行,必有污辱之意。《集傳》以為賦,若然,女子何事早夜獨行,名為貞守,跡類淫奔,不可通矣。或謂早夜往訴,并非。”“‘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奇想,奇語。”(《詩經通論》卷二)
清·方玉潤:“借行露比起,已將避嫌遠禍意寫足。以下乘勢翻入,毫不礙手。”(《詩經原始》卷二)
清·顧鎮:“夙夜之露自多,我身之行自潔,是亦以首章興下二章之法。”(《虞東學詩》卷一)
清·劉沅:“首章寫己守禮避患,見幾于先,文情跌宕,意多慨嘆。下二章比非禮者于雀鼠,而慨其狡詐,無益于事,亦無損于我,貞烈而潔,則從容非有德者不能也。”(《詩經恒解》卷一)
【總案】 一個有婦之夫蠻橫地要強娶一個女子為妾,女子堅決不從,嚴詞拒絕。詩以行露比起,表示自己謹言慎行,安分守己,并不想惹是生非;接著以雀、鼠穿屋破墻為喻,暗示男方曾經凌辱過自己,點明男方早已不是善良之輩;最后以斬釘截鐵的語言,對男方的無理行徑作義正辭嚴的斥責,同時表明自己決不茍合順從的決心。詩以語氣強烈的反問句貫穿始終,把強暴者置于被審判的地位,展示了女子咄咄逼人、聲色俱厲、金剛怒目的神韻英姿和反抗強暴、堅貞不屈的斗爭精神,極富感染力、說服力和戰斗力。女子如此剛烈不屈的性格,代表了中國婦女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方面,幾千年來一直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上一篇:漢詩《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陳風·衡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