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最饒處,輪蹄無到時。
夜蟾生佛面,春雪印僧眉。
這是鄧宗度游黃山時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從表面上看,這僅僅是一首寫景小詩,然而,如果對這首詩中簡單明了的圖畫作些必要的理性分析,不難發現其中蘊涵有深刻的禪理。
詩中第一聯“云水最饒處,輪蹄無到時?!敝苯用鑼懴榉碌耐饩埃_門見山,點出祥符寺的風景美在“云水”。然而,下文卻并沒有繼續描寫它的山清水秀,而是筆鋒一轉,由寫景而寫人,卻又是虛寫。在一幅最美的山水畫中,無車,無馬,無行人游客,無世俗凡塵生活的喧鬧和打擾,顯示出一派幽靜淡雅的情調和氛圍。在這明白如話的描寫中,作者暗示祥符寺不愧為靜坐悟禪的最佳之地。因為禪宗非常喜歡講大自然,喜歡與大自然打交道,它所追求的那種淡遠心境和瞬刻永恒,經常借助大自然來使人感受和領悟。它不是追求在急劇的情感沖突中,在嚴重的罪感痛苦中獲得解脫和超升,而是在與平寧安靜的大自然的交往欣賞中,獲得一種超然萬物,無我無心的感受,具有某種詩意的溫柔和牧歌的韻味。因此,幽靜恬淡的大自然環境是悟禪的必備條件,它能促使悟禪者更快地領悟禪意,達到物我兩忘的最高悟禪境界。所以,這一句詩實則是通過幽靜環境的描寫來說明這一禪理,為下文直接寫老僧悟禪創設一個必備的最佳環境。
第二聯由遠及近,通過細節,直接描寫祥符寺的近景和老僧悟禪。前半句“夜蟾生佛面”,寫景,描寫夜中祥符寺靜謐深邃的景色。皓月當空,照著寂靜的寺廟,大雄寶殿中的佛像在幽幽的月光下朦朧可見。后半句“春雪印僧眉”,由景及人,以“春雪”來比印“僧眉”,點出悟禪和尚年歲之高,同時又暗示了另一幅圖畫:靜謐的深夜,一老僧面佛而坐,靜心悟禪。“佛面”一詞,禪趣甚濃,表面上寫寺中佛像,實乃指老僧心中之佛,亦指得真禪之老僧。因為要真參實悟,首先要堅信自己本來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體,個個圓成,不假他求,從來自備?!耙贵浮敝浮霸铝痢保袧崈艏橹猓嗽姲抵咐仙盐虻谜娑U,胸中豁然開朗,如明月在天、瑞雪鋪地,天、地、我溶為一體,彼此不分,剎那之間,能所兩忘,內外脫然,真正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钡木辰纭?/p>
這首小詩語言淡泊簡潔,意境深邃明了,有景有人,互為映襯,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畫,畫面中又蘊涵有深刻的禪理,確為一首絕妙的禪詩。
上一篇:禪詩《破山興福寺用唐常建韻》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原文|賞析